作者: 寻向山月醒处眠发布时间: 2024-12-08 13:00:49 浏览:2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宜翩然 听闻消息的时候,我刚从通宵工作后的沉沉睡意中清醒过来,正端着三才盖碗在品一盏好友送的碧潭飘雪。“琼瑶走了。”橘子这么说的时候,表情既非悲怆,也不是那种面对一个时代结束的释然。我知道,她是个琼瑶迷。“所以说老人家怎么走的?”“有一封遗书。”嗯,她当然舍不得用“自尽”这样冰冷的语汇,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盖碗,茉莉花瓣在深翠的茶汤颠簸了一下,沉底又飘起。我已经微妙地察觉到,这中间暗含着某种隐喻,但就在那一刻,我并没能把它揭示出来。橘子给我看了琼瑶的遗书和讣告通稿。 放下ipad时,我决定写点什么。“很可爱,也很勇敢,应该付诸笔端,聊表敬意。”橘子的惊诧可能较看见讣告更甚。“你不是把这种追思称为‘秃鹫食腐’么?怎么你如今也要做追逐死亡的禽兽了?而且我记得,你不喜欢琼瑶。” 橘子说的都对。可我并没有要表演一场举哀仪式的意愿。我只是在琼瑶的遗书里,看见了一个作家艺术造境的圆满达成,并为这种圆满而感动罢了。一个作家,若是能像安排小说的剧情一般为自己设计一个落幕,并且这一落幕完美地契合着作家往日的创作风格,那便如同把生命和创造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本身得以艺术化地实现和超越了,而作者的艺术也就得以鲜活的脉搏。起码对于作家本人而言,生命与艺术的不可分离,实现了桃源梦境下的永恒。 尽管我不能刻薄地把琼瑶与川端康成、海明威、三岛由纪夫、莫泊桑、茨威格等人相提并论,但起码她的“翩然如雪花飘落”,与海明威的双管银猎枪和川端康成书案上那支盛放的樱花具有同等的艺术分量。那在矫揉造作里带着点纯真的轻灵的死亡,与琼瑶笔下的书桓、尔康形成了共振般的统一。这与三岛由纪夫完美的切腹仪式、莫泊桑用裁信刀自戕式的小布尔乔亚情调具有同样震撼的审美效用,在这一点上,与大师们平分秋色。 不由得想起来好朋友阿阮教会我的那句佛偈——世间无一事,不被无常吞。茫茫大化冥冥漠漠,消解掉一切有无、存亡、彼此的界距,也就进而取消了一切分别所造就的意义。于是竟有勇者敢于向无常宣战,用某种有为替自己规划好命运的脚本,在一派蒙尘的万象里挣扎出几分人的自觉的光辉。就在前天,还看见林文月于《饮膳札记》中记叙宴请林海音、琼瑶的往事,那时候还在慨叹琼瑶是此中硕果仅存的一位,竟也倏尔作古。真是应了那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果然是无常哦!小唐总也有记错的时候!”橘子一脸幸灾乐祸的坏笑,兼有几分惊诧,“第一次逮到你掉错书袋哦,林文月并没有请过琼瑶,席上另一位作家是三毛。”“这样吗?那果真是多亏了无常。”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