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麻雀发布时间: 2024-11-13 22:29:52 浏览:9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很多时候,厌恶、鄙视、傲慢等等很多有关于感觉的描述并不单纯是一种价值观,而是一种文化态度,它融合了信念、价值观与情绪,定义了他人期望与社会期待。 固有的文化观念里,人们认为“不带情绪”是一种强大的态度,尤其是对于男性。由此便达成了一种文化信念——人们追崇不让任何情绪影响判断和决定,把男子气概和领导能力等同于男性表现出的不带情绪的状态与能力。所以,刻板印象中,属于男性的“脱离情绪”优于女性的“情绪化”。这就导致了在文化上本被要求拥有体贴、关怀、温柔、共情等情绪特质的女性,若想要在男性主导的职场获得重视和成功,就必须要培养出情绪漠然的态度。 同时,在刻板印象中,人们总是认为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弱势群体通常比社会地位高的人群更加情绪化。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当黑人或女性对一些歧视性言语和行为表达愤怒,一些人会认为他们过于情绪化,进而去论证他们不适合更高的位置,因为他们不具备与之匹配的态度和能力。 很多女性也都会被一句“你太敏感了”所绑架,但是对于冒犯自己的言语和行为,stay angry是很有必要的。一味的忍让和钝感的心理防御机制永远不会赢来尊重,只会为对方的得寸进尺提供方便。我们永远需要对日常中潜在的规训保持敏感。 #阅读 #社会学 #女性主义 #弱势群体 #社会现象 #见树又见林 #感性和理性



评论:
Souler: 问一下书名[你开心就好]
作者: 见树又见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