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恋爱背后,不是钱,是一个男人的自悲,低成本行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情感问题。不仅有所谓的大佬晃钱袋子,精英男抖光环,小康男秀潜力,还有普通男演靠谱,屌丝男装深情。围城内外,各有各的抓心大法。
对你不认真。他没那么喜欢你,所以没有任何付出的动力,人之常情;他是有点喜欢你,也想跟你发生点什么,但技术切磋的意愿没有强到要花钱花心思去获得,能免费试试就试,不能也不遗憾。出来撒网钓个鱼,没必要把整个鱼塘里的鱼都喂饱吧?别人介绍的,可谈可不谈,自己都不确定的事情,帮帮小忙可以,大费周章就没必要了,没人会给别人养老婆。
看不上你。他认为你价值低,没把你看成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阶层的人,跟你说几句话都能让你蓬荜生辉了,看上你是你的荣幸,其它的就别妄想了;不看好你,甚至有点瞧不上你,姿色平平,事业平平,出身平平,哪哪都平平,在你身上投入产出太低,他不想拿钱砸个大冤种;就算他对你的定位是技术交流,前提是大家水平都很高,能够互动能够切磋,获得好的感受,你看起来都没啥经验,还要他教,凭啥给奖励呢?只有那种顶级的高手才值得纯物化,一掷千金,直奔主题。
做人的思路不同。他比较精明,爱算计,能不花钱的尽量不花钱,能占便宜的尽量占便宜;他这个人就是抠搜,花钱不爽快;以白P为荣,只有白P才是段位高。
很多人归因于男人的理性,X爱分离,粗暴了点,最根本的其实是自卑。
只有自卑的人,才会计算亲密关系上的付出,才担心钱花了人没了。他们对自己不自信,无法看到自己的真实价值,不相信一个谁可以单纯的欣赏并爱上自己。
自卑的人,才会先计算别人的价值,合算才投入。因为他们要自证,证明自己最“聪明”,自证自己可以在付出很低的情况下得到某人。习惯自证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绝不可能有曼妙舒适的情感关系。这底下是他内心深沉的恐惧。
自卑的人,就算付出,也是有偿的。他们会把每一次的付出寄到账本上,到了某个时间就要求对方回报,或者服从于自己,把自己当成债主。比如《玫瑰的故事》里的方协文,他的付出是在“放债”。
自卑的人,才需要在关系里掌握权力。他们需要一个顺从者或者奴,从他们的仰视中获得俯视的快感。他们深谙人性,通过疏离,让对方听话,通过冷漠,让对方妥协,通过不专一,让对方专一……一切布局为了掌控。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
- 万词记忆:the 20th day(上) In the long run though 长期来看 act on 按照……行
#山东人的血脉觉醒! 下午偶然刷到一个韭菜盒子的xhs, 一股- 刑事案件要不要请律师,弄清这四点不再纠结 经常有当事人问我:你看我这
- 中午接上姐弟俩,俩人围绕一个瓶盖展开了话题
- 看了一下,广场没有Mirror的标签,吐槽就只能在我自己的标签的里面写了。
- 当时我处于和父母切断心理脐带的阵痛期,我们家角色是反的,他们是巨婴
- 找女朋友。 记得好像是在2005年的一份报纸上,我读到上海博物馆花了几十
- 网络时代“新名词” “洋气不洋气”现在叫——→“city不city ”
#落日余晖 2025的第一篇 《十年之约-重新认识自己》 同学- 画中世界-世界名画赏析之旅 阿道夫·弗里德利希·艾尔德曼·冯·门采尔(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