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克&律&省+己发布时间: 2025-04-04 17:48:48 浏览:16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时值阳春三月末,准备去踏春,扫墓。收拾行李的时候,扫描了一下书架,还有几本没开封的工作类书籍,就随手拿起这本《创新者的窘境》。在机场候机厅开始阅读,再加飞机上一共三个半小时,基本扫描完成内容。果然是经典。大师写的内容,数据论证清晰完整,对行业案例的分析靠谱,没有虚构和揣测,信服度很高。 印象深刻有几点: 1.破坏性创新能力。克里斯坦森大师在本书中指出,企业的长续经营,要找到一种非常规地破坏性创新能力,这是一种能够颠覆现有市场格局的技术或商业模式。这种创新通常在初期并不被主流市场接受,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会逐渐取代传统技术,重新定义行业竞争。 2. 船小好调头。破坏性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创建与成型,要小而美,要灵活,要多变,要敏感。 3. 掌舵者的前瞻能力,决定着破坏性创新技术和产品对企业的未来影响力。这一点,越看越心惊,果然大领导不容易,既要又要也要还要,怪不得他们都是每天只睡4-5小时,脑细胞更新率肯定远超常人。 4. 跳出唯大客户之命是从圈。这一点特别给人警醒,尽管服务好大客户是个铁律,但是企业不能依靠老客人活永生,把大客户需求和市场潜在或未来需求做个明显区分,真的是有必要的。 5. 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是万能的。追求更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有必要的,但一定不是万能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靠技术和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 6. 利润至上与破坏性创新剥离。这点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做到了,但是如何判断投入的研发项目是未来的增长点,非常考验领导者的洞察力。 正值春日,阳光正好,春花烂漫,但我看这本书时,后背时常觉得凉爽。它提醒着你,别沉迷在眼前美好的数据报表和股票数字上,经营真正的威胁往往来自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创新,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前布局和灵活应对。我要说的是站在小公司的角度,或者说是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的一方,要永远拥抱变化,才有可能翻身。如果社会发展没有变化,意味着阶级永远固化,现有格局就不可能会被打破,普通人就不可能翻身。而只有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作为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会有机会实现逆袭。当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要有能力有实力。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觉得,这话也适用于当下。 #读书报告 #读书分享会 #商业思维 #读书 #睡前读书







评论:
Eric: 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来跟你讲过几句话,问你是不是HR?
作者: 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