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
之前去长沙玩,朋友说他身边所有的丁克,过了40岁,都宣布丁克生活作废,很多想生生不了,然后家庭就开始鸡飞狗跳了。
记录二
朋友前两个月最终上车黄埔,加上利息,30年要掏480w,他说每年要还房贷14w,即使现在收入还不错,但是压力大,焦虑职业危机。
我说,你以为我为什么之前劝你不买房为啥?
买房的前提是你能确保几十年稳定收入。
下午他发截图,说图里这套成交的户型跟他买的成交价差不多。(言外之意,房价没跌)
我说你且等着看,杭州都开始行动了,其他城市还远吗?
他说,他觉得这种土地或者房子情结真的根深蒂固,还是会有很多人买的。
我说,你说的很多没有意义。
以前100w是很多人,现在20w也是叫很多人。
房子最终得回到一个平衡,多数人有能力买得起供得起,而不是掏空全家背上几十年房贷上车。
全广州像你这种收入的比例,真的不多。
他依旧试图用很多理由来作证不会跌的理由。
没错,每个地区都有他的价值,就像珠江新城,我相信也许以后还会有新高,毕竟完全供小于求(富人群体)。
而南沙、黄埔、增城、花都等等,凭什么供小于求?
凭你这种高收入都勉强供房?
还是凭现在大把失业的人?
晚上突然说,广州果然出政策了,但是跟他无关。(利率他享受不到)
其实要怎么想的呢?
纵使有一万个理由,你也没办法解决目前很多年轻人没钱没工作的现实。
生产力、人口、就业、收入水平……都是矛盾。
再说了,要是真的是一个好东西,
还需要不断下调条件,等你上车吗?
不过是请君入瓮。
这些年,世界不断告诉我们一个现实。
“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价值观也一样。

评论:
筽锕: 那什么时候可以上车?
作者: 你有能力上车而不会牺牲太多其他的东西、租售比正常、你有个能力不错的对象……你想并且能上就是了
筽锕: 你可以成为那个能力不错的对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