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学摇怪发布时间: 2025-02-12 23:17:28 浏览:0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乐手的出路(2) 职业乐手收入主要取决于他服务于的明星的咖位大小、和该明星的关系、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很多时候这种合作只是临时的、一次性的,毕竟有实力常年养着乐手团队的艺人其实很少。往往是某艺人有演出了,公司提前招聘一批乐手,通知下去曲目,然后乐手要能扒歌又快又准,然后把演奏、音色、台风等都搞到专业水准,上台前艺人可能只跟乐手排练一次,你就得保证在演出时达到一个不错的结果。很多"玩摇滚的玩地下的"瞧不起雇佣乐手,但雇佣乐手也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很多地下乐手的业务能力可能根本达不到这种程度。 艺人伴奏乐手这个圈子很小,很多都靠熟人介绍,外人很难挤进去,因为甲方不想试错。如果别人给你介绍了个活儿,你去了没干到让甲方满意,放心,没有人会当面说你、指教你,只是下次人家不会再找你了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原创乐队成员之间互相提要求,反而是因为大家的合作关系更紧密。 职业乐手服务于明星歌手艺人。这种艺人的粉丝基本上只关注艺人本人,对是谁给他弹琴打鼓并不在乎。而且艺人所演唱的作品,往往是公司收来的或者专门的作词作曲编曲人创作的,乐手只是copy或者稍加改编。所以尽管做职业乐手的收入不菲,也有很多大舞台,但是成就感很可能不如成功的原创摇滚乐手。 有志于学吉他贝斯鼓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因为一开始喜欢那些原创摇滚乐队,受了里面的“个性乐手”的感召而走上这条路,但是后来逐渐发现这条路太难了,自己做不到,或者更需要赚钱,而"被迫"转型成为职业乐手。 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严重。原因:国内摇滚乐起步晚,根基差,市场差,有情怀和能力运作原创摇滚乐的公司本就很少,网络音乐时代的到来又摧毁了唱片产业,就更导致能运作原创乐队的公司数量更少,涵盖的风格也少,摇滚乐的市场常年很小,做原创摇滚乐队的上升渠道非常少,尤其是在近几年音乐节井喷的情况出现之前,能靠原创摇滚乐谋生的人屈指可数。 就像李延亮当年在采访里说的,一开始他只想把超载乐队做好,做摇滚明星,后来熬到出专辑了发现这条路还是吃不了饭,为了生计只能去给别的歌手录歌,伴奏,一开始不情愿,后来逐渐也觉得挺好,给他带来了业务上的新机遇,以及更大的收入和名气。当然,也得是他的业务能力足够好,为人处世也在圈内有口皆碑。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