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odlights发布时间: 2025-02-02 22:25:31 浏览:1 次 发布地: 防城港市 天气: 晴

        影评:《哪咤之魔童闹海》 (二)、由爱驱动的反派角色和剧情发展 (上) 在我们通俗的认知里,“爱”总是是一个正向而美好的概念,所以当这部电影中,主要角色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爱之时,我们似乎很难去从中找到一个真正的坏人,一个反面的角色。但这也正是电影剧本的精妙之处,没有落窠臼的传统善恶二元对立,而变成了不同爱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同立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不同的冲突中塑造不同的反面角色,这也更体现真实世界里那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 笔者依稀记得《仙剑奇侠传一》有几句台词特别地有深意,“爱并不总是一个善与好的存在,爱是不公平的,甚至爱就是造就一切不公平的源头”,这样的观点个人深感认同,爱与恨就是一体两面,没有爱就没有恨,甚至对一个人的爱就会变成对他人、他物的恨与恶。 当敖光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时,他不惜以身作恶,拉着所有和凶手(哪吒)相关人——陈塘关居民,要为自己的儿子陪葬。到后面为了迫使太乙真人救活自己的儿子,也还是以全陈塘关村民的性命为要挟。这种对儿子强烈的爱,自然地演变成了对哪吒为首的陈塘关村民的恨与恶,也使得敖光成为电影第一阶段的反面角色,构成了与哪吒等正面角色的冲突,但后面却也同样因为对儿子的爱,和抗击共同的敌人,而与救活自己儿子的哪吒冰释前嫌,成为了一位正面角色。 而第二阶段的反面角色,自然就是形象一直不太好的申公豹,在电影剧情中,哪吒为了通过升仙考核,被派去降服了申公豹的爹,在战斗申公豹的爹却因自己的错误估判,断了自己一只手臂,被哪吒拿在手里,却被赶回来的申小豹(申公豹弟弟)看到,误以为是哪吒斩断了自己爹的手臂,随后与哪吒一同前来的捕妖队展开了战斗,最后父子身中数箭,申小豹拖着重伤回去给申公豹报信之后,重伤身亡。电影在这里特地隐藏了部分情节,让观众以为申公豹的爹已经死了,且在申公豹又跟哪吒有过过节仇恨,在弟弟的证词下,所以一定会认定是哪吒公报私仇,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而自己现在又得到了东海龙王的特许,成为了可以主宰陈塘关生死的人,动一下命令就可以杀了哪吒的父母、毁了哪吒的故乡,新仇旧恨就可以一起报了,大不了就是同归于尽,反正自己的能力也打不过哪吒,这么好的复仇机会怎么会不用呢? 于是,当陈塘关被海底的熔浆变成废墟之时,我想大部分的观众的想法都是和笔者一样,认为是被仇恨冲昏理智的申公豹所犯下的恶行,这也是电影未公布真相之前最合理、最正确的推测,而申公豹也就这样成为了电影伏笔悬念、推动剧情反转的伪反面角色了。 然而申公豹的那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动”,再次成为了一句真理,一语成谶,难除心中成见的不仅仅是剧外普通的观众,还有剧中那位勇敢正直的哪吒! 在这里我姑且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去介绍电影中第三阶段的反面角色,或者一位犯了错的正面角色——哪吒。毕竟,剧外的观众还能通过较为全知的视角,知道东海龙王不能随意离开龙宫,一直代理看守陈塘关的是申公豹,但是哪吒没办法听到东海龙王与申公豹的对话,报仇心切的他一口认定就是东海龙王杀死了自己的父母,造成了他对敖丙的恨意与决裂,后面也不由分说地将敖光打入无量仙翁的鼎中(当然也稍微吐槽一下,敖光这也真是的,都被冤枉了,也不会去喊冤,能动手就不动嘴,没错都变成有错了😕)。 在主观上,这个阶段哪吒是一个被仇恨与悲痛冲昏头脑的鲁莽者,但客观上哪吒是一个被人利用了的、伤害了无辜人的助纣为虐者。不过因为被骗的不止是哪吒,也还有戏外的观众,我们很多人或许还以为真正的黑手是申公豹,所以也自然能够很容易地原谅哪吒的这次犯错。“有缺点的战士依然还是战士!”——鲁迅。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