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aohao发布时间: 2023-06-07 16:39:49 浏览:1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 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物质丰裕, 许多人已习惯奢侈浪费, 饮食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 暴殄天物,不知惜福。 有一个故事说, 有位富翁,家财万贯,生活奢华, 常常将米粒丢弃在水沟里。 有位节俭的出家人, 每天从水沟里将这些米粒 捡起来晒干,并加以储存。 后来遇到饥荒,富翁沦为乞丐, 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 过去丢弃的米粒施舍给他, 富翁知道后,觉得非常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 “当得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思有时。” 时时提醒自己要勤俭惜福。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一生躬亲耕食, 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 千古垂训,到了八十多岁, 每天还到田里辛劳作务。 弟子不忍心,于是将耕具藏起来, 怀海禅师找不到工具做事,便不吃饭。 所谓“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如何吃饭,自古来就是重要的修行。 许多的戒律、清规也围绕而设立。  如果没有饮食营养, 生命便会枯竭而死。 只是在接受饮食时, 不可以用不清净的贪取心、 嗔恚心、差别心、轻慢心去受食, 去计较东西的好坏, 拣别食物的精粗。 而应该以惭愧心、忍耐心、惜福心、 感恩心、精进心、平等心来接受供养!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