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前,抽空溜去岳阳。
我可太优秀了。
高铁上预约了岳阳楼背诵免费登楼,怒背一路,公交车上也在努力背书,到了景区门前又背诵半小时,自觉差不多,挑战五分钟背诵岳阳楼。
索性,最终还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侥幸过关。怒省70元门票,并获得背诵证书一枚。
说实话,登岳阳楼后,并无大观,只见大船,逆流而上,轰轰鸣鸣。
八百里洞庭,此刻,竟还不如范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的铿锵有力。
低头看了看我指上长佩的戒指,便镌刻着这八字。不感怀外物,何其难也。遑论忧乐天下哉。
睹物?思人罢了。
后面探访圣安古寺则完全感觉不同。整个寺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只得一间砖房,今日则占据整座山头,亭台楼阁,高塔耸峙,好不兴旺。又见他高楼起啊。
古寺之古,却属实不知所谓。
圣安古寺西边不远处有湖滨大学旧址,洞庭湖畔,景色秀丽,时间有限,只得草草一观,并未深刻领略民国时期这些教书育人救国的故事。
百年前,迎着朝阳奔跑的,是为了救国强民的湖滨大学学子,只余夕阳,照到不远处圣安寺的断壁残垣。
今日的湖滨大学,只余数间校舍,以为文物,游人稀疏,且多为打卡自拍而来。东边不远处矮山上新修的圣安“古”寺,却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晨钟暮鼓,洗涤信众。
伴着洞庭日暮,耳畔却响起刚背过的那篇古文: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