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蓼莪—2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注释: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传曰:,兴也,蓼蓼,长大貌。马瑞辰:“汉孔耽神祠碑:‘竭凯风以惆憀,惟蓼仪以怆恨。’平都相蒋君碑:‘感慕诗人,蓼蓼者仪’,莪并作仪。卫尉卿衡方碑:‘悼蓼义之劬劳’,司隶校尉鲁峻碑:‘悲蓼义之不报’,又通作义。古莪、义字并从我声,仪从义声,并读如俄,故三字通用。毛诗作莪,用本字,三家诗或借作仪与义,为碑文所本。”程注析:莪,蒿类,俗称报娘草。伊,是。马瑞辰通释:“莪即茵陈蒿之类,常抱宿根而生,有子依母之象,故诗人借以取兴。蔚,牡蒿,齐头蒿。”朱熹《诗集传》:“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笺云: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程注析:哀哀,悲伤悔恨的叹词。劬劳,辛勤劳苦,见《凯风》。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传曰:瓶小而罍大罄尽也。鲜寡也。笺云: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恤忧也靡无也,出门则思之而忧,旋入门又不见,如入无所至。程注析:诗人以瓶喻父母,罄喻子。瓶罄罍耻喻父母死而己独生为可耻。《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载子大叔对范献子曰:“诗曰:‘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亦从此意阐发。鲜民,寡民,孤子。怙恃,依靠。至,亲人。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传曰:鞠养腹厚也。笺云:畜起也,育覆育也,顾旋视也,复反覆也,腹怀抱也,之犹是也。正义:复反也,故为反覆。谓小者,就所养之处,回转反覆之也。程注析:拊,与抚通,抚摸。畜,㜅之假借,好、爱。孟子:“畜君者,好君也。”长,喂大。顾,看视、照顾。复,覆的假借,庇护的意思(程俊英诗经译注中释为“出门后对他的挂念”)。腹,抱在怀里。之,代词,指父母。罔极,无常,没有准则。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传曰:烈烈然至难也。发发疾貌。笺云:飘风发发然寒且疾也。穀,养也。卒,终也,我独不得终养父母。王先谦集疏引胡承珙云:烈烈为险阻之状。马瑞辰通释引说文:“颲,风雨暴疾也。颲,颲颲也,读若烈。”烈烈即颲字之假借,同颲颲,山风大的样子。”程注析:烈烈,厉之假借,山高峻貌。飘风,暴起之风,见何人斯注。穀,善、幸福,指能养父母。害,灾害。律律,为硉硉之借字,山势突起高耸貌。弗弗,大风急促扬尘貌。
译文(程俊英):
一丛莪蒿长又高,不料非莪是蒿草。可怜我的爹和娘,生我养我太辛劳。
高高莪蒿叶青翠,不料非莪而是蔚。可怜我的爹和娘,生我养我太劳累。
酒瓶底儿早空了,酒坛应该觉害臊。孤儿活在世界上,不如早些就死掉。没有父亲何所依,没有母亲何所靠。离家服役心含悲,回来双亲见不到。
爹呀是你生下我,娘呀是你哺育我。抚摸我啊爱护我,养我长大教育我。照顾我啊挂念我,出门进门抱着我。如今想报爹娘恩,没想老天降灾祸。
南山崎岖行路难,狂风呼啸刺骨寒。人人都能养爹娘,独我服役受苦难。
南山高耸把路挡,狂风呼啸尘飞扬。人人都能养爹娘,独我不能去奔丧。









评论:
苏菲麻索: 看来你是个大孝子,讲父母的内容总是很能打动你[点赞]
作者: 主要看了凯风,知道还有一篇类似主题风格的诗,就对比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