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发布时间: 2025-01-02 19:01:08 浏览:1 次 发布地: 广州市 天气: 晴

        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 如果没有强烈的“我”和“我的”的观念,“失去”的概念也会淡化,人与事的远去,不再那样难以接受、无法释怀。 安全感主要是源于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著。 出家,出的什么家?“家”可以理解为心住之处,心的牵绊、滞著所在,“出家”便是出离执著。 要了解和接受过去,但不拘泥于过去,否则我们不会有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 苦乐是感受,不是概念。你自己觉得苦,对你而言就是苦;你自己觉得乐,对你而言就是乐。 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 瑜伽的意思是相应。与什么相应呢?与自性相应。 能够意识到嗔心、贪心生起已经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努力不采取行动。尽管内心感受到嗔恨、贪执,但不要把恨和贪付诸行动,也就是说,不要把嗔恨转化为语言和身体上的攻击,不要把贪执之心转化为追求和占有等行为。 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如实地观照身体、感受、心念以及一切事物、现象,不经由概念、解释,不预设结论,只是纯然、如实地观察、体验,慢慢看见真相,放下执取。这是四念处最初的含义。 你知道一个念头生起的当下,那个念头就灭了,完全不劳你费力去消除。 布施,让我们学习放弃财物、冷漠和怯懦。持戒,放弃逃避之心和种种不良习惯。忍辱,放弃傲慢、焦躁和敌意。精进,放弃惰性。禅定,放弃散乱、攀缘带来的快感和安慰。智慧,是前五度的结果,最终我们将学会放弃对自我和实有的粗大、细微的各种执著。 初学者往往以为凡事都有窍门,总想找个机巧的法子,其实最大的机巧就是坚持,串习。一件事,做十遍不成功,就做一百遍;一百遍不成功,就做一千遍。反复坚持做下去,熟能生巧。

评论:
AI苟蛋: 深夜心灵鸡汤,来一碗!
路人甲: 这块需要学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