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喜乐长安🎐发布时间: 2025-04-03 22:11:00 浏览: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欧楷练习第三天 在欧阳询的楷书(欧楷)中,捺画是体现笔画力度与节奏的关键笔画之一,其特点是挺拔舒展、粗细分明、一波三折。以下是欧楷捺画的书写要领及步骤分解: 一、捺画的基本形态 1. 起笔:轻顿入笔,略带藏锋或露锋,形成一个小钝角。 2. 行笔:渐行渐按,笔画由细变粗,中段略带弧度(微向上拱)。 3. 收笔:至捺脚处重按,随后向右下方平出锋,形成“刀锋”状的捺脚,末端尖锐。 二、书写步骤详解 1. 逆锋起笔(或露锋轻入): - 笔锋从左上向右下轻顿,略蓄势。 - 起笔处可稍方或圆,但不宜过重。 2. 向右下行笔: - 中锋行笔,逐渐加重力度,笔画由细变粗。 - 行笔方向先略向下(约30°),再转向水平(接近捺脚时)。 3. 捺脚转折: -行至捺画末端时,稍驻笔,用力下按,形成捺脚的“顿点”。 - 捺脚处需饱满,形如“燕尾”,但比隶书的捺脚更含蓄。 4. 提笔出锋: - 捺脚顿按后,笔锋向右水平方向(或略上扬)自然提笔出锋,锋尖尖锐。 - 出锋时速度稍快,避免拖沓 三、关键技巧 1. 一波三折: - 捺画并非直线,而是隐含三个微妙的弧度: - 起笔后稍向上仰(第一折)。 - 中段向下压(第二折)。 - 捺脚前略平出(第三折)。 2. **力度控制**: - 起笔轻→行笔渐重→捺脚最重→出锋轻提。 - 忌匀速行笔,需有节奏变化。 3. 捺脚角度: - 欧楷捺脚多呈平势(接近水平方向),与颜体的斜捺不同。 四、常见错误 1. 捺脚生硬:顿笔后未自然出锋,显得呆板。 2. 弧度不足:笔画过于僵直,缺乏弹性。 3. 出锋虚弱:捺脚未送到位,锋尖模糊。#欧阳询 #毛笔书法练习 #SSR计划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