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赞叹而爱慕的苏东坡啊 The Gay Genius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行香子》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江神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病中,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斜照江天一抹红。 《定风波》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虞美人》 持杯摇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近几日在喜马拉雅上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文辞通俗却引人入胜。达成如此效果,不得不说是作者、译者、朗读者配合得精妙。 然文中许多人名不熟,有时听得迷糊,故买来中文版,张振玉译。张振玉还译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等,翻译质量极高。林语堂解释翻译的信达雅,说“信”是译者对原作者所负的责任,“达”是译者对读者所负的责任,而“雅”则是译者对艺术所负的责任,张振玉都做到了。窃以为张林应是难得的soul mate. 还嫌不够,又买来崇文书局的《苏轼词全集》,有详细的题解和注释,然高中时深厚的文言功底已然所剩无几,要拿出耐心,慢读细品,方见滋味。 昨日读书至夜半,书本就放在枕边,书中的故事就像沉香的烟雾淡淡弥漫在梦境中,醒来忽觉苏轼真是人间难能有二的风光霁月,恍惚中我看到迷雾中一个得道的仙士。 不必提感想,只是有几处有趣的所得: 首先是年龄排序: 范仲淹989—欧阳修1007—司马光1019—王安石1021—苏东坡1037—黄鲁直1045—秦观1049 知道了这些,方才更深的理解他们每个人的际遇和风格。 还有一些好玩的事: 王安石是个臭臭的射手座,苏轼爱搞试验,炼丹但不沉迷,酿酒但不成功,还发明羊蝎子的新吃法;东坡和子由练习瑜伽,心得颇丰。 最后,又搜来家中关于王安石变法和国民性演变历程的书重读。人的命运与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密切关联,但人的处世态度各异。老百姓若一池浮萍,历史一直在重演…… 哪来那么多大惊小怪,还不是看见的太少。 至此,倒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愿日后多些惊叹和赞叹,少些慨叹和哀叹。
评论:
旺仔沈腾: 文化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