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昨天哥带小宝去平遥古城,说玩一玩。侄儿大壮在平遥读高二,顺便去送他。当听他说要给大壮铺床啥的,我顿失兴趣,不想去了。说实话,不能接受这样的画面。我女儿读大学都是自己去报到的,我就在楼下和她挥手道了个别。
我觉得,这是她的人生课题,不是我的。
从小到大,她的成绩不问,作业也不管。
我们父女之间,有着明确的边界感。我的任务是在她成年以后考上大学时,扶上马,送一程。其他的,概不负责。这是一个人的成长时刻,我不能以爱的名义剥夺她的自主决策权。包括日后她选择什么样的恋爱对象和人生伴侣,都是她自己拿主意,我并不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说教~
对于她的成长,我向来都是底线思维,只关注她的安全和健康与否。女儿13岁开始独自旅行时,我只要求她发酒店的前台电话,每到一个点位,发个定位,仅此而已。至于玩什么,与谁同行,怎么坐车,一律不问,全由她自行做主。
得知她谈了恋爱,我这个老父亲,会在寄给女儿的秋冬装和棉被中夹带两盒TT,也会在匆匆一别中当面叮嘱、写信或留言告诉她: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去呵斥或者阻止她努力追求的爱。我在她18岁成人礼上的一封手写信里,如此写道:
我始终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至于能否立身行道,扬名立万,那都不重要,不是老父亲我该考虑的事情。这是孔子提倡的儒家的孝道,也是我践行的原则。
三弟打圆场说: 爱的方式不同。不需要对比,也不需要看不惯哈,咱不去打扰别人的幸福~
她说: 45岁时,没有觉得岁月蹉跎。过了45,就有些焦虑了。时间不够用的感觉,太多事没做。我言: 适可而止,不宜过劳。她说: 时机不好,科室不好带。我劝慰她: 单位又不是妳的,地球没谁都转。散不了,放心噻~厨子不做饭,研究起兵法来了~
总之,两个人的对话,颇有一番鸡同鸭讲,各说各的感觉。同频,但未共振。毕竟专业领域不同,认知不同。我们的交集无多,有的也只是些阅历罢。
忽想起2021年的圣诞节,老搭档问的那个问题: 遇到知音难相伴,相伴床榻不知音。哪个是人生悲剧呢?我果断地答她: 后者,那是一辈子的苦厄~
嗯嗯,第一次用到苦厄这个词儿。
#小城故事多 #秋日小院杂谈
昨晚睡得晚,导致今天状态不佳。
即便下午补了觉,还是被姐叫起来,给老头儿去送备用钥匙,他的钥匙后来被发现丢在物业办公室的沙发上了。我和物业的工作人员说,我就是业主,以后联系我就好了。不要麻烦老头儿了,他腰椎受伤了,有事儿找我。
她有些吃惊,第一次见到我这个从来只是名字出现在费用清单上的幕后真人~不足为奇,因为就是我,每次回家也都认错门儿。这次是老太太听见我在楼道里喊门了。彼时我正站在202房门口,妈长妈短地叫着,丝毫没有意识到那是一样的门儿。
真老糊涂了。以后请叫我糊涂大叔~
#忘记自家门儿 #这扯淡的人生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