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富兰克林自传写作法笔记
怎样把“精深练习”的技巧运用到写作练习中,但由于没有寻找到细微到每一个字的连续反馈系统,使得我一筹莫展,直到遇到《富兰克林自传》 ,它仍然没能达我心中所期待的那样--字字之间形成连续反馈,但它已经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的思考。
上文至少包含四套训练系统,但说的都是一层意思----反馈
四套可供训练的系统
1,辩论:言语辩论和信件辩论
从身边的朋友找起,没有的话就通过网络辩论和书本辩论,比如:
网络辩论,比如在知乎看到自己不同意观点,你可以勇敢地按照逻辑规则进行反驳;
书本辩论,比如你看书,在不同意的地方,能够提出和作者不同的论调,并且和书中的内容相互论证、碰撞。
写信式聊天,以写信的格式和对方交流。信的表达比较郑重,要求的一般是长文字,长文字一旦形成板块,行文过程必然要求你的表达逻辑。
2,模仿:《富兰克林自传》里也写了“模仿”,它是不令愤怒的,因为它具体告诉我们怎么去模仿模仿好文章,具体实操:
----找一篇文章
----把每句的大意摘要录出(骨架)
----放置几天(这是为了遗忘)
----不看原书,用自己想到的某些合适的字,就之前记下的摘要(骨架)加以引申复述(补足血肉),要表现的跟原来的一样完整,把原篇重新构建完成。
而由于我们的练习目标需要精确到句子,那么要求就会更细----提取的是句子的骨架。
需要举例: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第一段:今天,我高兴的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饱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那么,我要提取的“摘要”细到什么程度呢?在实际练习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文体格式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写作水平的人来说要求的也是不同的。处理这些千变万化的句子,要记住原文作者的意思:摘要需要细到足以反写出原文。
以上面这段落的第一句为例:今天,我高兴的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
就我而言,我认为我需要提取的是:今天,我,参加,示威集会。
我提取了:时间,主、谓、宾。以此类推,第二句:100年前,美国人,签署,宣言;今天,我们,雕像,集会。第三句…….
这个提取过程是艰难的。
3,改写:同样的内容,在不同文体间相互转换,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对仗连成句等不同文体来描述同样一个内容。
4,重构:训练思维,将记录好的摘要全部打乱,放置一周时间,之后开始理出整句,完成全篇时,先竭力使它们还原为最好的次序,之后再与原文进行比对,然后修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