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面说: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首小诗在木心先生去世后,突然火了起来,所谓同频共振,引发共鸣——大家突然都在感慨“从前慢”。
小时候,生活节奏慢,文字传播也很慢。记得那时候爱看《故事会》,月刊,每个月都要老爸买。最开始识字不多,就看里面的笑话专栏。后来上小学,识字越来越多,就能开始看其他栏目了。好不容易一个月才等来一本书,半天就能看完,看完再反复看,后来看不够又缠着老爸要买这个书那个书。那个纸质传媒当道的年代,信息传递慢,出得成一本书实在不容易,所以机会备受珍惜,定位不一定多高,但大多却很精致,费劲心思。#记得白先勇先生在《树犹如此》里谈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一伙志同道合的青年创办了《现代文学》。后来《现代文学》因种种原因反复停刊复刊,断断续续坚持了许多年之后终于成了历史。那个时候文字总是经过反复的斟酌提炼,但写好之后要传播出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