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哥与你一起读100+本书之36
📝读书打卡第36本
⏰读书时间:2024年10月20日
🌟推荐星级:🌟🌟🌟🌟🌟
📘书籍:《艺术规则》
💁作者:卡西·帕卡德
感悟:
原来我们都被艺术家给骗了!
我一直觉得艺术家是靠天赋吃饭的,很多的作品应该是灵感乍现的惊人之作或是天赋异禀的神来之笔,解衣盘礴时,画自笔中现。
但是让我对这个观点产生动摇的却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
在我这近40年的成长中,我一直以为父亲就是一个钢筋水泥般的男人,甚至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根本就没有父亲作画或是唱歌的印象,只是偶尔从母亲的嘴里听说父亲年轻时也确实是喜欢画画的。但是当我的父亲退休以后,竟然开启每天一幅画的高效创作节奏,甚至更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参加了家乡的合唱团,还被邀请各处巡演!
自从他开启了退休后的“音艺”生涯,我才真正的对父亲有一种“刮目相看” 的陌生感,嘿,原来他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
我一直在疑惑中寻找着关于此类现象的“理论支撑”,直到收到了中国纺织出版社寄来的新书《艺术规则》。
当我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看完以后,我才发现我们都被艺术家骗了!
原来艺术家们有着他们对艺术的独特的处理方式,更多的也是在常年累月的坚持下,量变产生质变后的结果,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可能是一幅完美的作品,但是我们忽略了这幅作品背后那些无数张扔进垃圾桶的废纸,和无数次失败后的抓狂,以及对自我的否定和反复的纠结。
他们也会偷偷的学习他人,也会虚心采纳别人的建议,会勇敢的讲出自己的故事,会在生活的交往中寻找不同的灵感。他们向生活取经,向自然借景,向陌生人问路,向梦境求索……最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契而不舍的坚持。
保罗·塞尚画过70多次圣维克多山,贾斯培·琼斯对自己的作品修改不断,日本的画家葛饰北斋从50岁开始疯狂创作,到了70岁以后才创作出有意义的东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提笔成仙,而更多的伟人是站在了积累的山峰。
原来我的父亲也可以通过退休后每日的练习,不断的汲取艺术细胞,完成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作品。
真心感谢这本《艺术规则》,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艺术源于生活,是从艺术家从最熟悉的生活开始,从自己开始,从创造中寻找幽默,日复一日的思考,年复一年的练习,然后破坏、重建、创新、再坚持……
最后,突然有一天,也许是在梦中,也许是听了一首碧昂斯的歌,也许就是静待在咖啡馆发着呆,突然就找到那一丝灵感,抓住,加工,再一次反复,修改,最终完成。当然也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完成。
但,这,就是艺术。
这也正是艺术所谓的规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