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幽女怨怼之物》 这是看完的三津田信三的第二本长篇小说。与第一本具有强烈本格色彩的《如首无作崇之物》不同,这本书说是推理但推理色彩稍淡,而故事性却显得极强。 先说故事主题,首先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位于旧时代日本的花街,而登场人物便是花街青楼中的众多卖身女。这种题材的我还是第一次见,以青楼为故事地,以卖身女的生活经历为题材,非常新鲜。故事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战前,战中和战后。以战前的青楼“金瓶梅楼”,战中的青楼“梅游记楼”和战后的青楼“梅园楼”为故事取景地,发生在三个不同时期同一个地点的连续坠楼事件,并且每个时期都有三人从楼顶连续跳楼。这种跨越时间带有神秘色彩的跳楼事件,给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即一直在坊间传说的“幽女作祟”。传说有幽女在古早时期在青楼后院暗小屋被迫产子,从暗小屋沿后庭楼梯登上三楼跳楼自尽,死后化魂,会引导来到暗小屋的人登上楼顶跳楼自杀。再加上从战前青楼中就有女子有“通灵体质”或预言或见过幽女,也使这一传说更加琢磨不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数十年时间内共计九人从楼顶或自杀或企图自杀被救。背后的真相…… 讲述故事的方式也颇具新意。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初代花魁“绯樱”的日记,小樱年幼被家人卖身青楼,这本日记就是以第一人称小樱视角呈现的自白,从初来青楼的懵懂单纯,到努力学艺想要成为花魁挣钱的期望,到成为花魁后才了解实际工作的肮脏而不甘和反抗,经历姐妹堕胎,跳楼自尽后的绝望等,以第一人称视角给人带来极强的代入感,其蕴含的苦楚酸痛绝望透过文字传达给读者。但第一人称对于推理小说的坏处就是无法通过上帝视角来描写整个事件的发生,换句话来说,作者能够呈现给读者的线索也仅仅只有第一人称能看到的。 第二部分是青楼老板娘女儿接任楼主后的自述,自述了接手期间战时发生的三起跳楼事故。第三部分是一个推理作家的原稿,推理作家在战后调查青楼谜团时意外坠楼身亡,只留下尚未公开的原稿。而第四部分就是侦探的解释,也就是对前面发生的九起坠楼事件的解答,结尾有反转,但也确实因为前文可供追溯的线索过少,对于所有发生事件的解答差强人意。或人为或意外,幽女存在亦或者是虚构,其实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是主角在一系列背景调查基础上对于事件进行的合理推测。 总之,这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倒更像是一本历史故事,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花街青楼进行过大量的调研,对那个时代下人物的生活经历刻画得非常细腻,为世人所不齿的卖身女,也都是个性不同,故事不同背后有苦说不出的可怜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免让人对这些陷入此等境地的人心生同情和怜悯。虽非推理,但故事却是很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