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丫丫发布时间: 2024-07-20 21:37:43 浏览:1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这句话出自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很多人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那不对呀,我看到一个人很自私,难道意味着我很自私吗?我一辈子积德行善,这不可能。这就是这句话的难解之处,其实呢,它指出的是心理学中最原始也是最广泛的防御机制:叫做分裂!又叫分别心!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很自私,并不意味着你很自私,但意味着你对自私和善良有很强烈的分别心,在你的内在出现了一组矛盾和冲突,这正好就是你的修行功课,因为这个分别心会让你起恶念。 比如:面对一个很自私的人,你会充满着抱怨愤怒不解,甚至会在背后跟亲近的人说:哎,“这个人不好,太自私”,就这一瞬间,你正在不善良!当你厌恶自私,就会把它淹埋在内心的阴影面,就会对自私的人,自私的行为充满恶意!但是我们是人啊,不是神,当我们试图把自私活埋的时候,它去了哪呢?当你活埋自私的时候,你就很难活出与他相关的美好品质,也许你会无法为自己而活,也许你对自己内心的欲望无法坦坦荡荡,也许你会总是委屈自己,很难拒绝别人,这就是萨特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当一个人能把自私和善良统合到自己的生命当中,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她不会再做老好人,总是牺牲自己,委屈自己,他会边界清晰,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交自己喜欢的朋友,拒绝不喜欢的邀约……与此同时,会不断反思成长,在最大限度能力范围内做到合作“共赢”!如果你光自己高兴,让别人难受了,这个叫损人不利己,如果总是让别人高兴,自己憋屈着,就是愚蠢的老好人。但如果让自己高兴,别人也高兴,就是“共赢”!所以真正的善良是需要段位的,真正参透这一点,你不会再用分裂的目光去创造一个好人和坏人,你会允许好和坏,自私和善良同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师在面对世俗意义上的坏人时,依然可以保持接纳,并且去点化他们,因为,没有善恶的分别,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你会开始觉醒,当我评价一个人自私,不是我自己自私,而是我对自私有强烈的分别心,当我评价一个人尖酸,不是我尖酸,是我厌恶尖酸;我也相应的失去了精准、独立,周全这些品质;当我讨厌一个人的愤怒,我就厌恶自己的愤怒,同时我也失去了力量感,捍卫感、笃定感。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用这句话作为警醒,提醒自己,关照自己,我的眼睛所望之处,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芸芸众生,都是千万个我,是我的千万个面相,所有修行最终都指向这一处,文学界说: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并构不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佛家说:未开悟前我渡众生,开悟之后众生渡我;道家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心学说:心外无物! 超越外界评价,拥抱内在真实。放下分别心,包容自我与他人,在复杂人性中寻求和谐与成长。与君共勉之!#随笔感悟 #练字静心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随笔感悟 #每日精进 #今日份碎碎念念

评论:
kfg: 今日这么有感受吗?
鑫哥: 有道理[点赞][点赞]
作者: [微笑][微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