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看到有人说春晚
俺也说一下吧
其实今年的春晚是我近几年少有的能看完的
节目质量其实感觉都挺不错的(语言类节目除外)
往年的春晚其实大家重点还是在语言类节目上
语言类节目出不出彩,直接关系到晚会的整体印象
今年的语言类节目感觉很少,往年没看完所以不做比较
和十年前相比,语言类节目感觉好像特别少的样子,而且今年的语言类节目整体质量并不是很出彩。
这里面考虑到央视春晚的氛围其实是比较严肃的,演员在舞台上发挥空间有限,而且整体时长并不好控制(点名批评沈腾😂)直接提前了两分钟结束,导致启用紧急预案。
而且,较为严肃的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加上老一代演员的退出,新生代演员经验不足,使得语言类节目这几年一直都呈现低迷的态势。
但是其他节目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无论从主题还是表现形式都比以前有看头。传统色彩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尤其是戏曲类,梨园春我是很喜欢的。其他的歌舞类也有水准很高的作品,而且节目也比较密集,并没有拖沓的感觉。所以我感觉整体来说,晚会节目是有提升的,毕竟往年的节目我是真不看😂😂😂而且春晚现在也在拓宽节目形式,做一些尝试,比如脱口秀,随然整体效果感觉并不好,但是至少能看见有人在试图让春晚这一台大戏求变,求远
语言类节目其实还是发挥空间受限吧,地方台的春晚语言类节目其实玩的挺嗨的。但毕竟春晚是直播,容不得一点失误。而语言类是最容易出岔子的,因为谁也没办法保证每一次演出都能和剧本一模一样。演员的临场和临时发挥是很难控制的,对于剧本和演员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10年前,控制时长的压力基本都在主持人那里,现在都在演员身上,尤其是语言类节目的演员身上,所以整体质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总结一下
1.整体质量有所提升,但是语言类节目需要提升更多。
2.传统色彩浓厚,传统节目比重越来越多,衍生节目水准出色,很有看头
3.说句不该说的,大家抨击语言类节目,其实也是觉得以这些演员的水平,拿出来的作品不应该只有这个水准。其实大可不必,地方卫视春晚语言类质量都挺不错的。横向比较其实不难发现还是如今的舞台限制了演员和剧本的发挥与创作。但是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对语言类节目的限制这么多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晚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