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道医刘老师发布时间: 2024-02-19 14:17:30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今日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东风解冻,散而为雨,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气象意义上春天正式到时了。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由于历史的原因,启蛰与雨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动。 古启蛰(现雨水),在每年的2月18日到20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时开始进入。启蛰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启蛰后,人们则能明显感受到春回大地、春满人间的气氛。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古人说「春雨贵如油」,春天属木,春雨的珍贵之处在于“润木”,雨水一到,草木萌动。惊蛰之后蛰伏的昆虫开始苏醒,草木也就正式开始发芽,人体的筋脉也才会完全舒展。 立春之后,地里湿气上升为云,落地为雨;雨水之后,空气中的湿气会明显增多,人体出现静电或因干而痒的症状会明显减少!但是因湿而痒的情况会大大增加。 春木应肝,因此,立春之后肝气旺盛;肝主筋,包括血管壁、心脏瓣膜。雨水之后春木得水则活,肝气旺盛,出现气亢而脉不畅,那么心脑血管本来就不好的朋友,一定要谨防心脑出问题!药物随身带。 道医认为,春主肝属木,易克脾,雨水增多,寒湿之邪易困脾,故养生重点是养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弱决定人之寿夭。 “健脾和胃”是经典春季养生项目,通过调理可使脾胃经络保持畅通,提高脾胃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同时春属木,易克脾,损伤脾胃,故雨水节气养生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在道医上,脾胃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效。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等都依赖于脾胃化生。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 #雨水节气 ##道系青年 #修行 #养生Soul #道医 #中医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