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39岁,准备退休了。说到以后的生活,他说余下的钱,如果省一点,基本够花,孩子不需要去最好的学校,他也不打算把二线城市的洋房去换一套上海的蜗居。
余下的人生,就地躺平,与家人相伴。
他说,你别看现在大学入学率越来越高,但其实是中考升学率越来越低的结果,很多地方的中考升学率已不到50%,这意味着起码要有一半人将被迫进入职业学院学技能。但我们需要那么多的技能工人吗?显然不是,你去看看现代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就知道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失业。
随着机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一小撮人养活所有人是必然结果,整体福利的提升和工作岗位的减少将令大部分人无所事事,被迫躺平。
富有会成为主流价值观,是因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还没能强大到去鼓励所有人放弃努力。价值观和品质,从来都是为人类整体服务的,在历史中也一直都是轮动概念,过去被呈现为优秀的品质,很多在今天已经不再受欢迎,比如男人的好战和尽可能多寻找配偶的偏好。
未来佛系很可能成为价值观的主流,躺平成为生活观的主流,人类会逐渐意识到,努力并不是必须具备的品质,尤其当你身边人都在和你一样躺平的时候。
仔细想了想,若是真的发生,好像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