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儿子才落落寡欢的回来,怀里抱着吉他站在逆光里跟我说他在音乐工作室玩的时候,因为民谣和摇滚跟一个朋友发生了些摩擦,他说感觉自已有人际交往障碍,总爱挑刺儿指教别人,现在特纠结特内耗。
“成年人的世界只选择不教育,他最多算你认识的人,是不是朋友都两说,你何必去挑他毛病指教他。”
儿子攥着琴颈指节泛白,“我只是想让他变得更好。”
空气里有弦乐震颤的余韵。我想起了去年音乐节在后台儿子抱着效果器的模样,那时儿子告诉我,摇滚是淬炼过的金属。
“对方好坏和你都没有关系,如果他觉得你不够好,他自然会疏远你,同样你觉得他不够好,你也可以选择和别人交往,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行了,内耗自己是很傻的一件事。”
儿子低头转动琴钮,金属反光在他睫毛下忽明忽暗,他的声音突然低下去,“我总觉得自己戴着面具在和别人交往,表面上跟谁都嗨,其实特孤独”
“成年人的孤独是常态,是标配,忍受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你会变得更强大,朋友不需要太多,三两个知心朋友足够,那些虚情假意的酒肉朋友,少来往就少受罪。"
“戴着面具伪装很累。”
“身处社会角色很多,戴着面具社交也是常态,你如果觉得累了,你也可以卸下面具做回自己,只要不违法,在道德底线之上,你都可以自由飞翔。”
儿子将吉他在地上划出半道叹息的弧线,琴弦发出细微的嗡鸣。“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变得有攻击性,人际关系可能会很糟糕。”
我说“人无欲则刚,如果你有无欲无求也能自给自足的话,你不用管别人开不开心,自己开心就好,人不求人一般高,人际关系好坏都没关系。”
“可是我喜欢热闹,喜欢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玩。”
“那你还是有所求的,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避其锋芒同时也要收起自己的锋芒。”
儿子沉默良久,忽然抓起床上的初音未来抱在胸前“今天晚上跟人吵架可能是我性格不好的原因。”
“你不用内耗,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走不通的执念”
“性格好的人就会有很多朋友。”
“问自已三个问题,你是谁?你是来做什么的?你是为了成就自已还是来搞社交的?你把性格看成一个维度的连续性而不是二元对立,苏格拉底的毒舌不也成就了哲学的启蒙?张飞暴躁性格不也在军事威慑中转化为战略优势?哪有什么绝对的好坏,你可以让性格变得有弹性。”
儿子看着我用眼睛问我什么是性格弹性?
我说“性格这东西没有完美模板,能通过自我察觉自我反省在不同的场景情境中切换性格是最厉害的,说白了,就是该装孙子时装孙子,该当爷时当爷,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你爱热闹就随大流戴面具,觉得累就摘下来,反正面具这玩意儿,谁都逃不过,你也没必要为了一些人一些事去内耗,最终伤的是你自己,只选择不教育,不合适就换人,总有合适的,就这么简单。”
儿子说以前的朋友好多都不来往了,也没有发生矛盾,就是疏远了。
我说人这一生是分很多阶段的,一个阶段一个圈子,你不可能在每一个圈子吧,相遇、分离很正常。
听完我的话儿子似乎开心了一些,回房间的时候我看他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知道这种豁然开朗是不是他面具的一种,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评论:
不错 里面都是文艺范儿的: 好厉害 我以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