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怕输”越出错
对抗“想赢怕输”的天性
损失某样东西
让我们难受的程度
要数倍于得到同一件东西
让我们快乐的程度
怕“输”是人人都有的天性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会认为损失更难以忍受,当我们对盈亏进行直接的比较或者权衡时,“亏”似乎比“盈”对我们心里的影响更大。总的来说,积极的期待与体验和消极的期待与体验,对我们的心理所造成的影响常常是不对称的。
即使盈和亏一样大,人们还是更在意亏
损失厌恶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维持现状的欲望,这也是一种惰性。如果你因为不想遭受损失而不愿意放弃某些事物,你就会拒绝因此而发生的交易。
人们通常会非常厌恶失去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的直觉思维系统很难接受失去的感觉。研究表明,损失某样东西让我们难过的程度,要数倍于得到同一样东西让我们快乐的程度,这个倍数为1.5~2.5 。
打破损失厌恶,瞄准人生的关键任务
损失厌恶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它的本质是对未知与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抵触,会给我们带来不愿改变现状的心理惰性,进而导致我们空耗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大家常常提到“躺平”,就是损失厌恶心理的一种极端表现:既然有可能输给别人,那么干脆不上跑道,不参加比赛,也就不存在失败了。“躺平”这种看似宠辱不惊,无欲无求的心态,背后凸显出来的恰恰是对失败最深的畏惧感。
消除厌恶遵守一个规则,就是把复杂纷乱的人生百态,简化最直观的选择题。永远聚焦最关键的任务,就能让你免受感性因素的干扰,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像乔布斯那样大刀阔斧地精简任务创造价值。
停止做错误的事情,并不等于轻言放弃,反而能让你更接近最后的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