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很认真地跟我说了她的球友的理论: “如果孩子已经超过30岁,而且在家待的时间超过半年,应该给ta一个单独的房子住或者租一个房子住,让ta有一个不在父母视线内的独处空间。” 我告诉她,没事儿,我能忍受她和我爸,租房的钱可以折现给我。 在自己青壮年的时候,和年长甚至年迈的父母相处,其实并不容易。 从小到大,在家这个空间和社交距离概念中,我一直没什么独处的空间。家里有家长的状态,对我来说才是常态。加上家里有一定的社交管制,所以我在家的时候,很少会选择外出社交。 随着年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长辈的哲学差距凸现,这种长时间和家长相处的模式,确实已经让我觉得偶尔不快。但是,对于我爸妈来说,他们并不忍心疏远我,给我留下一个安逸的独处空间。因为他们觉得,作为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应该给我更多的照顾。 其实,我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新旧家庭观念在这个快速进步的时代很艰难地磨合着。家庭成员间的距离感,艰难地维持着过渡配合,而不是亲情疏离的间隙配合或者独立压抑的过盈配合。 对这个问题,我没什么太有价值的观点。只是,找到和父母的相处之道,需要的更多是主动而不是懒惰。
评论:
裳华: 其实,主要是叔叔阿姨忍受不了你了……宁可花钱,也想你滚蛋。
作者: 如果你一分钟不说话,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阴险][阴险][阴险][阴险]
开开心心,开开心心: 哈哈哈,真实了[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