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橙子🍊发布时间: 2024-10-02 13:19:23 浏览: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成分复杂🍊的观影《只此青绿》不正式记录】📝 ​ ​张翰老师饰演的王希孟,一开始,我只觉得很像我心目中“邓瑛”。(​非要“吹毛求疵”一下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的话,邓瑛应该更瘦一些。) 毕竟,我们对于“邓瑛”的第一映像,一定是那篇文字: “贞宁十二年隆冬,于京郊南海子遇邓瑛。是日大雪,满地清白。我于窗中窥伤鹤,恰如仰头见春台。” ​看《青绿》的时候,其实大部分都在哭,没有拍几张照片。希孟伏案作画,最终在哪个大学纷飞的隆冬,耗尽全部的精血、灵气、才华、生命、灵魂……于18岁,创作出千古名画《山里江山图》之时的画面,透过表象,我看到了很多人: 是《窦娥冤》的关汉卿、是《沉默的真相》的江阳、是《热血当歌》的田汉、是晚唐偶然看到李十六娘舞《剑器浑脱》的杜甫、是同样年轻封狼居胥后遍去世的霍去病、是《东厂观察笔记》的邓瑛➕“桐嘉八十人惨案”中那位老大臣斩首前最后的怒吼: “我今日随身死,然清魂不肯去。 望吾血肉落地,为后世铺良道; 望吾骨成树,为后世者撑庇冠。” 这一瞬间的画面,我想到了很多人。如果非要用音乐来形容这一刻的感受的话,我觉得,应该是邓垚老师的《诀别书》。 ​ ​观影《只此青绿》后,我最大的愿望,如果有幸遇到《千里江山图》再次展卷,我一定要不远万里去亲眼再看一次。这次,我来当“展卷人”。 ​ ​同样,不敢展卷的人,也会是我。用我的思维看《千里江山图》,再去“展卷”,展的遍不再是“卷”。是王希孟全部的生命、灵气,是哪怕他提前知道,自己只能活到18岁,只为带来这一副千古名画而活,也一定坚定选择“我只活18年,只为世间带来这一副画,唯一的青绿”。不疯魔,不完美主义,怎么创作?拿什么登上“神坛”?凭什么称“神”? ​ ​由此解读自己,再看《山里江山图》《只此青绿》我为什么会忍不住哭呢?因为我会看到一个人的全部。这幅画,是一个人全部生命、灵魂的体现。是惊艳、悲壮、叹为观止。当这样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的情绪能够做出的反应,只有“被美哭了”。悲壮之美,如何不是美呢? ​ ​另一种对我自己情绪反应的解读是,我还想到了纪录片《中国》对于“宋”的解读——《千里江山图》是对整个“宋”抽象化后的全部体现。 这天赐的“青绿”两色并不是对真实山水的简单描摹,这是王希孟充满了精神气的青春,更是赵佶心中的无限江山。跨越千年,依然美的光芒万丈。它是献给一个时代的、又是万古长存的。 原来,《千里江山图》才是真正的赵佶,是那个如梦般的大宋。一笔一画,用尽了画师的全部精血,仿佛来这世上,只为画出这幅画作,就此无影无踪。这又何偿不是宋代儒士的风骨、大宋江山的气韵?何处不美呢?却以牵羊礼为结尾…… 再看《只此青绿》,哪处不是“东京梦华录”?无语凝噎,泣不成声。 【后世有人用“弱宋”来形容那个王朝,但也有学者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集于赵宋之世。”赵佶的千里江山只剩了半壁,却依然如梦如画,绚烂无比。】——纪录片《中国》 #只此青绿 #东厂观察笔记 #宋代美学 #千里江山图









评论:
Psyche.: 哇 第一张真的 就是邓瑛[捂脸哭]
作者: [感动]是吧是吧!我当时脑子一想到邓瑛,哭的更大声了
Psyche.: 呜呜呜说的我也想去看了[捂脸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