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5th 赵之谦《葫芦图》
金石美感
赵之谦画面构图饱满四角均全,也特意考虑提拔的位置,使题跋也成为画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讲究构图,又在用色上特别注意,把颜色直接调到墨里,不同于其他水墨画家浓淡墨的用法。有时候墨比颜色多,并隐隐透出其他颜色,整理看上去厚重坚实。
前景是一个绿色的葫芦,中景是一片墨绿色的葫芦叶,在中景和背景之间,有两朵橘红色的葫芦花。虽为瓜果,却有力量透出,这种力量感叫做“金石味道”。
再注意看《葫芦图》(图1),颜色不完全写实,是考虑色彩构成之后特意选用的颜色,接近现代画法。这种多彩平面的感觉可能会想到高更,是的赵之谦的画不弱于高更。赵之谦突破传统花鸟画法,对画面进行了层次处理,分出前中后景。
特别值得赏析的地方在画面正中绿色的那条藤,没有这条藤画面构图也非常完整好看,但加入这条藤以后画面多了“金石感”。葫芦叶、葫芦花儿、葫芦本身都是圆的,可是他在藤子分岔的地方,用金石篆刻的手法,加强了转折,可以说是整幅画作亮点(华彩)。
亮点彩蛋补充在评论。
对比吴昌硕(图2)齐白石(图3)的寿桃,均不同程度受到赵之谦画风影响。



评论:
作者: 彩蛋:如果用墨来画藤而得金石感不稀奇,淡绿而成的金石感比较特别。这一下使得前面的葫芦跟后面的叶和藤突然形成了穿插关系,各种线条的交织、圆和方、绿色和黑色,几种交相呼应,画面却又异常和谐。
有求皆苦 无欲乃乐: 浑而天成 天人合一
南橖: 一直喜欢赵之谦的篆书,还没看过他的画[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