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你在一个地方认识的人,定义了那个地方对于你的意义。
那个夏天的下午,在剧场上提高班。前途未明的一群人,挤在昏暗、沉闷、压抑的一个环境里。我坐在楼上右侧后门那个位置,门被旁边考艺术的男生打开了一个缝,照进些许阳光,那时的阳光,有种久违感。下课时,大家从楼梯下来,一齐涌向楼下的场景,真深刻。当上了一天的课,终于下课,走到户外,觉得外面的阳光、空气真好。还记得从北京来的政治老师的样子,个子不高,头发自来卷。后来政治打了80多分。
接下来的冬天,在林大大教室,坐在我旁边的女生擦完护手霜,说:“你看你手多干,快擦擦。”把护手霜热情地递给我(话说总被说手干)。当时坐在我周围的同学里,我只记住了她的脸,大眼睛透着狡黠。还记住了林大小教室里给我发信息发英语作文模版的女生,记住了林大有小松鼠。
入学后,在大教室里上公共课,棚上的日光灯昏暗,我带了一个小台灯。同一个导师的学弟写了首小诗,把班上很多同学都写进去了,提到了‘有一个学姐,她有一个台灯’。临毕业,论文被抽中外申,一起疯狂改论文的女同学,当时她的个性签名是‘用绳命在改论文’。
工作中,给予我关照的姐一直全程陪我度过了整个艰难期。所以她于我,有特殊的感情,我们相互取暖、相互慰藉。
想起有的风景,会马上想到有的人。与有的新相识或旧相识说话时,会有种错觉,重叠了其他人的影子,因为性格特征或说话风格或做事方式相似。
阶段性陪伴过我,留下美好记忆的人,我都很珍视不忘却。甚至22点多在我运动的那条小路上,出现的擦肩而过的那么晚也在运动的人,也是一种短时陪伴。还有旅行中或其它场合认识的朋友。
尤为看中现在陪着我的朋友。有的关系,留下来了就留下来了,是因为有双向经营意愿;有的关系走着走着就散了,散了就散了,证明合不来。我很高兴多认识你一个朋友,但也不介意少你一个朋友。It doesn't matter at all.
逗比的小伙伴,是猴子派来的。我们一起商业吹捧,共同进步。
在这儿,晓得作为新人的红利期已过。不咋发盆友圈,来这儿发了。所以,在这儿,发帖成主要的
了。间歇性上线,聊天也变留言了,成从属的了。赶上同时在线,聊得来,就聊几句,随性交友。

评论:
一直晴天: 好可爱 小公主[想要拥有][想要拥有][想要拥有][想要拥有]关注关注[心满意足][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