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叔不讲理发布时间: 2024-03-21 15:54:39 浏览:15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我渴望我的痛苦被你看见,可你就是看不见,于是我把我的痛苦放大N倍,这样你就可以看见了吧……” 面对青春期孩子,不想他们被情绪内耗拖垮,毁在青春叛逆期,这几项修行,父母一定要提前做好: 1、变一变观念——别把青春期的孩子,还当成需要依赖你的儿童 我们做父母的,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后,经常很长时间适应不了孩子的转变。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了更强的独立性。 这不仅是他们大脑发展的结果,也是他们认知功能即将迎来迅猛发展的前提铺垫。 青春期的孩子,会越来越坚持自己的权利。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少动手、少动嘴,在不破坏 底线和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自主权多还给孩子。 父母改变教育模式,就是在告诉孩子,我允许、期待,并信任你的长大。 2、换一换位置——从管孩子,转变为引导和支持孩子 看过这样一个说法,你要把青春期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这其实是在孩子和我们之间,重新划分界限的一种养育方式。 此时父母只需要,先尊重,再引导。 尊重,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引导,是在孩子还不具备成熟的价值观阶段,只给他们一些我们作为过来人的建议。 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独立身心空间。 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他们无需受到太多束缚,并被平等对待,他们才能学着去做一个更好的大人。 3、等一等时间——不要急着要求孩子,也别总觉得自己就是对的 我接受过一位家长的咨询。 这位妈妈说,她儿子从初三开始,每周都想请半天假休息。 一不同意,就闹。 我建议这位妈妈先尊重孩子的请求,但妈妈担心孩子是在为了不上学撒谎。 她也袒露,自己其实是因为担心孩子成绩下降,才不敢让孩子休息。 父母不要总认为要求孩子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不应该成为天然的审判官,必须要求孩子怎么样,比如必须要求孩子考多少分,必须不能请假,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 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力。 相反,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 多共情他们的感受,多理解他们的经历。 很赞同尹烨的一句话:“我不需要乐观,也不需要悲观,只需要达观,我认为一切都是合理的存在。” 对于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确实无需过分乐观,也无需过分悲观。 只需把它当成孩子成长中一个转折性的阶段就好。 以达观的心态,应对不可测性的变化。 我曾读过一段非常感人的话: “我想过很多遍什么是最好的爱?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而你执意要去。  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拼命拉住你说不要去不能去,而是给你准备最耐穿的鞋子,备好雨伞,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第五条街道上有小偷,告诉你,去吧,回来家里有饭。   我想最好的爱,应该是:我爱你,而你是自由的。” #青春期叛逆 #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



评论:
Souler: 自己的担心,缺失的安全感自己负责,努力成为这样的妈妈。
心语: 写得真好!这段话,我认同。但在当时,又会做不到。
Souler: 对于青春期,自制力不强,缺乏行动力的妞,有没破解之法[祈祷]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