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拍过一个不太火的电影:《十字路口的猪》。 不太火,是因为这部电影不是快餐,也不是喜剧,甚至剧情也比较枯燥。但是意义深刻。 里面讲的是以一个人死亡以后的中阴身阶段。从他死亡那一刻到再次入轮回这个期间所发生经历的事情。 我是一个医生,按辩证唯物主义观来讲,不应该相信这样的观念。但有三个方面让我过去建立的世界观逐渐崩塌。 第一个,我是精神心理科的医生,大脑神经、意识是迄今为止医学科学研究尚未触及究竟的领域。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所有的生物器官都可以克隆,但是意识和大脑所承载的记忆、情绪、认知模式,无法复制。 第二个,医学实际上是经验主义,一个优秀的医学生不可能在没有实践和师承带教的情况下按照书本上的原则就能做一个优秀的医生。而经验这种东西,在实际的应用里,很多客观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完全用唯物主义解释。尤其是中医,很多验方非常有效,但中医的理论指导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而来的。 第三个,从去年到现在,断断续续接接触了四柱八字佛学思想,命理的基础同样是阴阳五行。在古代,山医命相卜,彼此不分家。而佛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确实对人的心理发生作用产生影响变化。无形的东西指导决定有形的物质,这种“无中生有”,不管是换成精神文明引领社会发展的说法,还是佛学里面本性俱足空生万法,道理是一样的。 佛学对人当下的这一辈子称为“分段生死”。不像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的人只有一辈子,死后空空如也。分段生死,如果用比喻的话,大概像心电图的波形吧,从P波开始到QTS波结束,这一段就是生,平平的基线是死。分段生死,就是生生死死轮回不止的波形里,我们这一生是其中的一段。活着的时候,就像心电图的波形一样因为所遇所见因缘和合各种“力”的作用产生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人是轨迹下的笔触,但画出什么样的有形,全然不由心,因为心已经被各种欲、执念、贪嗔痴所缚,无法安歇。 禅宗二祖慧能曾向达摩祖师寻求安心之法,由此传法二代。佛学即为心学,所有的佛经皆为心经,心外无佛,佛教求解脱之道,了脱生死之法,同样从心从性而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