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哥与你一起读100+本书之29
📝读书打卡第29本
⏰读书时间:2024年9月25日
🌟推荐星级:🌟🌟🌟🌟🌟
📘书籍:《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
💁作者:彼得·莱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感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库切有一本小说叫《慢人》,开篇就写了主人公的一次车祸经历:“撞击来自右方,猝不及防又势不可挡,且伴随着锥心彻骨的疼痛,犹如遭受电击一般。他直接从自行车上飞了出去。
别慌!身在半空时他告诫自己。可是,他能感觉到四肢乖乖地松弛着,像猫那样,他心里说,打个滚儿,跳起来双脚着地,为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敏捷”,那个对他来说不太寻常的词,也已经蹦到了眼前。
……然而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可能因为双腿不听使唤,也可能因为头脑发蒙(他听到,而并非感觉到,自己的头骨撞在了柏油路面上,遥远,木然,像挨了一闷棍),他根本没有跳起来双脚着地,反倒在地上一米一米的滑呀滑呀,一只滑到他昏昏欲睡为止。”
当车祸发生的瞬间,意识还清醒时,身体却麻木了起来,这正是《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这本书中提到的“僵直”状态。
当出现了突发的意外及意外后的创伤后症候群,是本书探讨的核心话题,如何面对心理创伤,如何又能够在创伤中重建信心,继而开启自身的自愈能力,这本书中深入浅出的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也正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价值。
我记得儿时有一次左手的无名指被铁门缝给夹断,当事情发生的瞬间整个人身体却是麻木的,感受不到疼痛,甚至连血都没有立刻流下来,我当时握着被夹断的手指,像是握着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部位,看着这个部位上缺血性的惨白,根本没有疼痛感,直到看到了血滲出来时,又伴随着身旁小伙伴的惊讶和呼喊,我才逐渐感受到自己的疼痛,哭泣了起来。
只有自己经历过创伤的场景,才更能够体会到书中关于创伤后心理变化,可惜的是当时的我经历过那次创伤以后,并没有经过书中的这些心理愈合方法,导致手指康复以后的心理阴影长期伴随,总是觉得无名指在用力的时候会感觉疼痛(其实离受伤事件已经发生过一年),直接导致当时学习钢琴的我放弃了钢琴的学习。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放弃弹钢琴的事件成为了当时自己转化创伤的一种心理暗示及理由罢了。
书中最后给出了面对创伤后的急救方法:1、及时行动(在事故现场)。2、在受害者被送回家或送到医院之后。3、开始评估创伤,与创伤进行“重新协商”。4、体验“撞击”那一刻。
在生命安全没问题的情况下,第三点关于创伤的评估和重建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很多的人在经受过创伤以后,仅仅是把这个创伤经过简单的处理便埋在了心里,但是这颗创伤的种子却在土壤下不断的生根,终有一天还会破心灵之土重见天日。
所以我们不能放肆的让这颗种子野蛮生长,需要在第一时间将这颗种子给予爱的滋养,用陪伴和耐心去做种子的营养剂,慢慢的让种子在心灵中重获新生,当种子再次发芽之时,正是我们心灵自愈之时,这次创伤后的愈合,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的强大,更能够抵挡那些未知的创伤。









评论:
Erin: 专业心理类
云汐: 待读
♒️水瓶座的晴天(不面不聊): 哈哈,唤醒老虎,感觉好像在说唤醒我,这本书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