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往菜里加了点酱油,感觉味道不大对,就是不像酱油了,没点香气。
然后就把酱油瓶子上的配料表都看了一遍,和记忆中 小时候的口感对比了下。
三十年前的酱油几块钱一瓶,现在的又不方便直接十几块二十几块起步,几块钱的平价货色还得卖,那怎么办呢,往酱油里掺东西,色素、各种调味剂、防腐剂,具体加哪些加多少,不一而足。肯定都是国标允许加的种类和用量,但是加的多了,就真没有点酿造酱油的香气了。
醋也好办,发酵的贵,便宜的就掺冰醋酸,降低成本有奇效,最离谱的某些白醋完全是冰醋酸和水,少加一点点香精勾兑下有点香气,完事儿了。
记得以前给公司采购服务器,商家说 如果一味要低价,什么报价都能做得出来,
FCC的内存换成台式机的、万转的硬盘换7200转的,处理器也降级,最终你们买到就是一个壳是服务器的,瓤全是PC的,反正也能跑。
不是说添加剂不能加,加色素/香精/防腐剂都能改善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成本,但是合规了也要顾及点最终效果吧,用太多了呈现味道就垮架。
看来想实现调味品自由,不用那些差劲的调料,也算是个小小的目标[呲牙笑]

评论:
作者: 酱油配料表里有食盐的,正常;
有谷氨酸钠和白砂糖的,次一等;
有呈味核苷酸二钠、三氯蔗糖之类调味品的,再次一等(那天居然在超市看见一款里面加了安赛蜜的[捂脸哭]);
有焦糖色等色素的,又次一等;
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的,更次一等;
或者简单来说,无论酱油或者醋,主要成分是粮食的、或者只有粮食的,那就是相对好的;
买的时候可以加以分辨,酌情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