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怀瑾握瑜,非徒家珍,我是仅仅发布时间: 2024-02-09 13:35:19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有时候,读历史是个智力游戏,由历史上最聪明的那一帮子古人,以文字为载体跟后人们玩的一场智力游戏。 看别人说历史,你得考虑说话的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比如《大家小书》系列里,有些特殊历史时期写下的文字,革命性十足,可跟同一本书中的前文相较,简直让人怀疑这是蹩脚的续写。 而有些明显写成于战火纷飞的困顿后方的文字,透过字里行间对历史的解读,也能看出满纸的愤懑。 有时候,看历史的时候还得多找几本参照着看。比如,明代中后期的历史就比较魔幻。 当时江浙一带声音最大的一股,在喊着“盛世大明”,官方文字却说最富裕的江南东路地区某上县一年在一条鞭法下,上缴的国家财税一共有……库平银33两半…… 而该县某大家族的族谱里记载,同期一次家族祭祖,共开支纹银7288两有奇。 江南西路一带的官方文书一般都是“平安无事”,有饥荒和水患,自己都能解决,京都给个免粮二年的政策就行。 这在“盛世无三年之积”的古代,就是很给力的隐形自夸了——甭管啥灾,咱自个两年内能解决,我这么能干,简直是当世圣人啊,“能臣”二字是实打实的,南京六部都兜不住我的才华,非北京的侍郎不能体现咱的能力呀。 呃,总之,江南西路只有一股声音,就是“平安无事,我可自治”————在考虑明代中后期,数量庞大的科考出身的江西籍官员,很多历史资料看起来又是另一种味道了。 所以有时候,看历史资料,除了看明面上能给人看、想给人看的东西之外,还得自己去寻找、去思考哪些是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的——这才是精华。 读懂历史,才能读懂当下。 人性是复杂多变的,所有人文科学的基础和出发点,都隐藏着“人性”二字。 另外说句题外话,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总结”。



评论:
作者: 比如说夏贵溪、严分宜、费铅山、彭安福、刘南昌、杨荣杨溥杨士奇、陈文、彭时……明代太多江西籍的首辅次辅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