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避开人从众,走了一趟旧忆满满的路。
图一,三号线夫子庙地铁口出来,就可以见到母校旧址。学校原叫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后与夫子庙小学合并。最初的校园是太平天国时期一王府,只是那时年纪小,也没问过家人,是哪位王爷府邸。至今记得校园里的苍天大树,一进大门的九龙壁,三个小学生才能合抱的殿柱,左右厢房都曾被用来做教室,校园乒乓球台处的古井。随着城市建设,大殿夷为平地,后改建新教学楼,旧时古迹不复存在。只校园旁的针巷、益仁巷,还依稀有旧时的样子。最神奇的是益仁巷里的公厕,竟然还如当初,杵在巷子中间。不禁想起,有个同学家就住这公厕边的房子里,每次找她玩,都要捏着鼻子甩着书包,飞奔尖叫穿过小巷的样子。
图二是小时候家在的位置。对面是民国老银行,地下有老金库。原来住的民国时期两层楼的小楼早已在城市建设中被拆毁。因为挡店铺招牌,大院门口的梧桐树都被锯掉,现在都是后栽种十来年的梧桐。只有两棵当年的小树被保留下来,长成了过去大树粗壮的样子,只是树冠被野蛮修剪的非常丑陋。还记得父亲和他的挚友,夏日曾坐大树下对弈,兴致高涨,对弈到天明。街道尚在人已去,站在熙来攘往的路口,茫然间就红了眼眶…
图三是新网红打卡地:南京的石库门。小时候经常和同学在这里躲迷藏(南京话叫躲猫猫)。那时觉得房很高路好宽。如今走进去,夹道逼仄,时光又好像在这里停驻了,光影摇曳,像翻开了一帧帧旧照片,恍然如隔世。
图四是中学时的母校。当年全市统考,能挤进四所重点是很嘚瑟呢。学校现在的正门是过去的校园后门。原来府西街上的正门,如今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防盗铁门。尤记得那时,每天早起十分钟,多绕一段路,就为了在府西街路口,刚好偶遇好看的学长。后来学长不骑车,改走路上学倒是同路了。内桥湾河边小道,一前一后,同行一年,学长就毕业了,哀嚎一段时日,被闺蜜耻笑,甚觉丢人,于是收心老老实实念书了。河湾绿树,记得所有寒来暑往,世事变迁。
2023年国庆假期的午后,
我穿越了自己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