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上海敦煌展的票,尚未来得及去看。自三年前去了一趟敦煌之后,着实对莫高窟有些着迷。后来,陆续买了不少的画册和书籍。
想来最早接触的时间,该是16年时上海等比复刻的莫高窟展。当时颠头颠脑的去了,懵头懵脑的跟着人流转了一圈,然后呆头呆脑的出来了。
现在想想,实在可惜啊!因为当人就算在莫高窟的洞穴内,也只能在一片漆黑中籍着讲解员手中微弱的电筒光,偶得窥见一斑,了了于无。
这次进展总不会再是一只呆头鹅了吧!总归是翻过几本图册的,不揣谫陋,述说一下鄙见。我似乎更喜欢莫高窟早期魏晋时的作品,虽其较于后期的技法要稚嫩糙略,却感觉莫名更为灵动。以往不知缘由,直到那天看到一本书中说,那时人们建造莫高窟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救赎。是啊,巅峰期的唐朝不乏名家宏伟之作,但若论虔诚,又怎比得上魏晋呢!毕竟虔诚之心与苦难程度对峙。是以,论观感可看技法,论动人还得看用心。
现在,有点越发不太喜欢“匠气”一词了,似乎多了不少规整,而又恰少了一分感动。
评论:
山海间: 莫高窟没有魏晋壁画塑像,始建年代准确说是五胡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南方有东晋。
不过尔尔: [玫瑰]
不过尔尔: 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