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一卷·旅行的意义】
壮美广西,江山如画。广西的美,集于桂林。桂林的美,浓缩于阳朔。阳朔的美,在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依山而流的水。三四月的漓江和遇龙河,笼罩在烟雨朦胧间,动静相宜地诉说着国画水墨淋漓、犹胜蓬莱的意境与神韵。
大学时,教基础写作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个场景,让我铭记一生。有一次,他到庐山旅游。在庐山瀑布前,见到一个气质不赖的男人。这男人,观面相,约摸五十出头的年纪。着—身从设计到选材、再到裁剪和缝制都十分考究的西服,不禁让人第一时间想到了伦敦的萨维尔街。手上套着一副熠熠生辉的Top3瑞士腕表。项上的领带笔挺利落,每一帧都透着无可挑剔的精致。中年男人眉宇间迸射着贵不可言、不怒自威的气场。这是一个坐拥万贯赀财、久居高位的人才会拥有的威仪。有些东西,短时间的发迹带不来的,需要长期的浸淫。很显然,他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只见他凝视着奔流而下的瀑布,若有所思,眼神里的悸动诉说着他内心的澎湃。看他酝酿许久,应该是要临场作诗,或是说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只见他憋了半晌,然后意犹未尽地道出一句,“啊,好大一瓢水!”
这件事像刻刀挥舞般镂进了我的灵魂,让我不敢轻易迈出脚步去向远方。因为对“美”的感受,第一次是最强烈且震撼的。对于特定事物,若第一次不能充分地融入、感知和表达,往往后面便很难再有极致的精神体验。这种程度的愉悦的缺席,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的损失,且失不再来。知识和内涵储备不足,便冒然而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对迷人景致的糟蹋。
但广西之行让我后悔没有早一点背起行囊。因为在这次远行中体验到的快乐,那种身临其境的直观刺激,更加强化了我想要走到近前触摸世界的渴望。这种改变,也将倒逼我想要加快了解全球各景点及其背景知识的进度,以求早日相见,进而填补我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慕。
前些年,作为世界工厂,我们的物质种类与数量呈现了井喷式的繁荣。第三产业也以夸张的步调扩充着自己的规模。然而,国民素养并没有伴随着物质文明的提升,而与时俱增。阿瑟 •兰波曾说,“生活在别处”。窃以为,旅行恰怡包含着人生意义里非常重要的部分。旅游景区多在人间极景或人类历史足迹的留存之地,也伴生着世界各地的极味,以及超越眼前庸常生活的民俗风情与精彩故事。人生只此一次,失不再来。若条件允许,我们都应看看我们生活其间的这个世界,甚至飞升太空来个远眺,以求对这个星球有个比较完整的全景式的了解。这是为人一世最基本的觉知。若到生命尽头,不曾得偿此愿,可谓人生之大遗憾。但这事,绝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遥不可及。大部分人的生活日常,不过生存与繁衍。生活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不过,能将我们带到远方的,却决不只是金钱——否则去了也只是看客,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心里的意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