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oulmate fully许发布时间: 2025-04-29 08:24:30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五观堂斋堂仪规是汉传佛教丛林中独特的修行规范,融合了饮食礼仪与禅修精神,旨在通过饮食这一日常行为培养正念与慈悲心。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及流程的详细解析:   一、五观堂的由来与核心精神 五观堂得名于佛陀教导的“食存五观”,即用餐时需作五种观想: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思考粮食的来之不易,感恩农夫耕作、施主供养及众人辛劳。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反思自身修行是否足以受此供养,生起惭愧心与精进心。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警惕贪恋美味或厌恶粗食的分别心,保持平等心对待饮食。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将饮食视为疗愈饥渴的良药,而非享乐工具,避免放纵贪欲。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明确饮食是为修行成道,而非满足口腹之欲。   二、过堂用斋的完整仪轨 1. 前期准备 打板通知:寺院敲响云板或梆子(象征修行精进),大众依序进入斋堂,依序就坐。 碗筷摆放:碗靠近桌沿,筷子横放于碗前,不可超出桌边以防碰撞。 2. 供养仪式 念诵《供养偈》: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早斋或午斋时念诵)。 行堂开始:维那师起腔后,行堂人员依次为大众添菜,第一遍行堂时默认添加少量多种食物。 3. 用餐规范 端碗持筷: 龙含珠:左手托碗底,拇指扣碗口,如捧宝珠。 凤点头:右手持筷夹食,动作轻缓。 止语正念:全程禁语,专注饮食,以手势示意需求: 添菜:碗轻放桌沿,筷子比划需求量。 稀稠调整:筷子竖插碗中表示需稠,平划表示需稀。 拒绝食物:右手竖掌向外或遮挡碗口。 4. 结斋与回向 收拾残食:将碗中剩余食物喝净,体现惜福之心。 念诵《结斋偈》: “萨多喃,三藐三菩陀……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列队出堂:依次退出斋堂,至大殿回向功德。   三、居士用斋注意事项 衣冠整洁:不可穿短裤、拖鞋进入斋堂。 供养功德金:随喜功德箱,感恩十方供养。 礼拜弥勒菩萨:用餐前后可礼敬斋堂供奉的弥勒圣像。 避免浪费:取食适量,掉落在桌的食物需捡起食用。   四、仪轨的深层意义 五观堂仪规不仅是饮食规范,更是修行的实践: 培养平等心:通过共享简单斋饭,破除对美味的贪求与对粗食的厌恶。 强化正念:从取食到结斋,每一步均需觉知当下,避免散乱。 积累福德:以感恩心受食,将日常行为转化为修行资粮。   附:二时临斋仪简表(见图) 通过遵循五观堂仪规,信众不仅能体验寺院独特的饮食文化,更能在日常中践行佛法,达到“吃饭亦是修行”的境界。 【除早、中餐,另外还有上午中餐前上供仪规念诵。 晚餐称为药石,为老人孩子虚弱人设,依各自需求不要求同修。再就饭后洗碗咒,扫地咒等净念相续。个人体验体会是可以16-24小时身口意净念相续】 #八关斋戒 #佛学文化 #佛教文化 #上天竺法喜讲寺 #早坛功课经(半坛) #素食文化 这原有归类条挺好的,方便。 早晨见喜修行友人′分享,且瞬间交流吧











评论:
作者: 平时吃饭,筷子不用时与身体平行放,可以防人来回走动时不被扫落。如竖放,衣角滑到筷子摔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