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儿童感到痛苦,基本上会采取两种方式来缓解:一种是把情绪和不安向外释放,表现为问题行为(常常是极度的焦躁不安、过度活跃、挑衅或者行为涣散);另一种是停止对情绪进行躯体化,从而把痛苦指向内心。痛苦内化通常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情绪经常破坏儿童的人格发展:导致缺乏胜任感、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有时甚至是补偿性的夸大或者自负。大多数痛苦的儿童主要通过外化或内化作为其应对方式。然而对他们来说,在痛苦内化和行为外化之间不停地来回转化,直到症状和人格扭曲之间获得相对稳定和平衡
附上(ADHD)的诊断标准:1、无法注意到细节和工作;2、无法持续维持注意力;3、别人说话时似乎没在听;4、缺乏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5、遗失活动必需的东西;6、容易分心;7、健忘;8、在座位上无法安静坐着,动来动去;9、时常离开座位,坐不住;10、过度地跑或者爬高;11、无法安静地游戏;12、“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像被马达驱动一样”;13、太快地抢答问题;14、无法等待轮流;15、常中断或干扰其他人。
没有得到医治和训练的A娃,70%成年以后会出现心境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同时维持亲密关系困难。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