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关于人生的选择,曾经和朋友开展过一次触探的比较深的辩论。有人想要成为梵高吗?有人想成为海子吗?有人想要成《月亮与六便士》的克里斯特兰吗?我想,很可能没有人真的想,当我们被伟大的作品所打动,因人类天生的悲悯之心所共情的时候,那一切因稀有而变得壮丽,因荒凉之地却绽放出如此绚烂之花所带来的极致理想化的感受,令我们感受到生命之美,一种少见的圣洁和深刻,哪怕仅仅是沐浴其中,也能得到治愈。
伟大的艺术家,是现实摆向理想之岸的一尾舟,中间需要度过蛮荒而凶险的河流。因为这凶险,少有人轻渡,但我们需要看见那尾舟。舟在,理想就在。
然而回到现实,喜欢吃甜品,和自己去经营一家甜品店,则分明是两回事。
梵高经历了相当痛苦的一生,就像《Vincent》里唱的,they would not love you ,but your love was true. 饮弹自尽的时候,他说,为何连结束生命都那么失败。海子在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卧轨,25岁。克里斯特兰病死在塔希提岛,画在木屋墙壁上的绝笔,和生命一起化为灰烬。
他们的作品留了下来,继续等待后世的检验,人却被消灭了。

评论:
Souler: [点赞][点赞][点赞]
转角遇见乒乓: 听过这样一句话:心里健康的人往往成就不了大事!虽然很刺耳,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Joséphine: 为现实还是理想而活?二者似乎只能择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