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言钟发布时间: 2024-06-04 05:01:21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如果说对待生命有什么应该做的,我觉得有两点:一是“深刻地宽容”。也就是反限定反鸡汤反过度控制。避免限定化原则引发的虚妄、愚蠢和必然失败。爱生命不是用重大的意义来给生命标价和提价、加重和加模板限定。爱生命是深深地宽容和怜惜。是给予自由,给予自由,再给予自由。去限定,去限定,再去限定。让生命自己去自由选择。 二是智慧。智慧不是过度使用设想来模板化理想人生的样子。智慧是骑象人与生命大象的共舞。智慧是芒格说的“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智慧是一些聪明有效的具体策略。智慧还是感性的修行和护念发心。 去限定的等同意思就是要鼓励生命去冒险,去拥抱失败结局,去脱离有限游戏朝向无限游戏。 东方文化强调“人间正道”。强调权威。强调已知论。其实就是追求在温室栽花,追求有限游戏,追求确定性。 西方文化中有一部分则强调航海冒险,强调颠覆叛逆。强调拥抱未知。 我们的人生模式是不是太强调“正确”“已知”,而忽略了“探险”“发现未知”? 如果我们凝视自己的生命,我们怎么确定它没有为探险而死的热情和勇气? 精巧和确定的尽头必然是腐朽。就像宋朝的儒家。今天的伊斯兰国家。 关键是,我觉得从生命本身来说,有探险的基因。那种不惧风险和死亡的豪情和激情是根植于基因的。 人要活出自己的天性。哪怕死于这种天性。

评论:
作者: 回到昨天关于对理想人生的讨论。 生命的真实处境和本质意义在于:它不是一种待实现的限定性设想——虽然看起来是。 生命是待体验的未知探险。人生就在于勇敢地、豁达地前行、体验。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只有吃了才知道什么馅。 这也是一种“过程观”。 潜台词的意思可能是:活出一个你真的乐意体验、有热情折腾的人生,不论它是好是坏、是成是败。不要让生命成为庙堂上死去的神龟——完美、正确而苍白,让生命成为水沟里鲜活丰盛、不可预测的活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