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乙发布时间: 2025-04-21 10:25:17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早高峰的非机动车道一样繁忙,电动车、自行车密密匝匝行色匆匆。上海的非机动车道也不宽,勉强并行三辆车子通过。等候红绿灯的路口,你会发现一个现象:中间直行的队伍单列排了很长,左右两边空了出来,以方便左转和右转的人们通过。在国内很多别的城市,一样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多年前高XS的节目里提到在某国看到地铁站的扶梯上人们自觉靠右站立,方便着急的人们左侧奔走,高感慨国内不曾见到。现而今,这在上海在很多城市都已然常态,成为乘梯共识。 早先年杭州第一个城市开始订出交规: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处,机动车必须停车避让行人,否则扣分罚款。此规的出台是反思自一起斑马线ming案的沉痛教训,起初是强行要求公交车必须停车避让,再后来所有机动车也必须这么做。到今天,这也成为大家的共识。 想说得是很多人和我提新加坡提那儿那儿人们素质高,城市井然有序,而我以为这确实关乎素质,但素质不是本能不是原生自发的,在集体行为中它来自物质基础的满足,来自管理,来自道德压力,还需要时间。 以前人们会说某地人啊不行,唯恐避之不及,现在地域黑少了很多,是因为大家都在进步都在发展,肚子填饱了小康了,没人去惦记你的电瓶井盖了。 某些北欧福利国家即使你躺平不干活靠政府补贴一样过得上还行的日子,但人们很少这么做,因为人们的共识已经是:工作是价值的体现,不劳动是可耻的。这也是很长时间过后才有的社会价值。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