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威✔发布时间: 2024-12-11 20:18:03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为什么底层的劳动者做的越多,拿到的钱越少呢?而上层的人不需要劳动,却可以不劳而获呢?看上去似乎并不平等,不公平,就像农场一样或者说这种情况可以和农场放在一起类比,农场里鸡生的蛋大部分被人给吃了,大部分动物的肉,植物的种子,树的果实,牛的奶也被人给吃了,但没有人会说不公平,不平等,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弱肉强食,是生存导致的。也许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和平等,但人和其他动物有些不太一样,人有更大的文明进步的潜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会永远弱肉强食下去,应该去做些什么?提升认知,提升思考的能力,启迪更高的智慧。想象一下,假如现在人人平等,这是一个公平的社会。那么会发生什么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绝大部分人会变得松懈,怠慢,他们没有动力或不愿再去工作、上班、劳动,不再愿意吃苦辛苦,而是把时间精力花在吃喝玩乐上面,人们变得肆无忌惮,飞扬跋扈,我行我素,变得更加野蛮,暴躁,堕落,无法安下心来好好生活。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粮食危机,到时候人们只会变得更加疯狂,争勇好斗,争强好胜,打斗不断血流不止饿殍遍野,拉帮结派,战火四起,最后又倒退到了封建王朝。现在也许不是科技物质上不够发达,而是人们精神上还未能达到人人平等、公平的高度、程度,人们的素质,文化,认知,思考能力还有待提升,智慧不足。我发现普通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多漏洞和弱点,我会提出一个思维方式,帮助大家静下心来。静的思维方式、向内求的思维方式,佛教的众向即是非相,什么是众相呢?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心里所想的感受的,自己所有感知到的,盲人看不见、聋子听不见、植物人很难有所感知,这些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所有感知到的是由自己产生的,所看到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从本质上说一切都是由自己产生的,这是非相的意思,把众相向比作是动,运动的动,非相 就像是静,安静的静,也就是动即是静,动的人和静的人是一个人的不同状态,但本质上都是人,众人即是非相,就像是一个过程,一个由动到静的过程,就像是一句心法。道教的反者道之动,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强调动和变,万物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两句话都像是来自于道教,失败和成功、福和祸其实是同一个词,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其中之一是不能完全独立存在或者说是不能完全不变的,没有失败的成功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如果把失败看成是阴,阴天的阴,那么成功就像是阳,太阳的阳,失败看成是晚上,成功就像是白天,这个世界是平衡的,失败和成功其实是同一个事物,不同的状态或不同的面,就像是硬币,有正面也有反面,正面朝上的硬币和反面朝上的硬币都是硬币,我发现动的思维、向外求的思维有许多弱点和漏洞,不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盲目的追求成功,容易循环,原地踏步,当局者迷,重复,反反复复,在静的思维里,成功,金钱,权利等并不是了不起的东西,有时正好相反,视金钱如粪土,而是能者多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名利是鄙视的,成功和失败是对等的。基督教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基督教中赎罪是非常虔诚的,从自身寻找问题,以自身为起点,其他的一些各大教我现在也不太了解,我很抱歉,所有的教派中的最核心的理念应该都是一样的,就是一切都是由自己产生的,不要迁怒于别人 ,所有的教派都在表达同一种思维方式,就是静的思维方式,向内求的思维方式。如果人们能学会静的思维方式,人们就会有共同的信仰,就能真正的团结起来。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