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迦叶佛时,有人从西耳河边回,舟过于此,见岸上有兔,引弓射之。不知此兔乃海神,海神大怒,遂蹋翻其船,而壅沙成地。后至晋朝,有僧见地上有多处裂痕,掘之,得人骨船底,骨皆长三丈,以迦叶佛时,人寿皆二万岁故。 《周礼》记载:柯(斧柄)长三尺。博(握持)三寸。证知古人之手大于今人之手,甚至服物器皿,凡在千年前,必较大于今人。以证人的身形渐小,所用的物品亦随之而小。 3。人的福报有古人厚重今人轻浅之验证。 德与福有内在的因果关联。寿命减少之后,一切相应的福报皆减,人心道德渐浇漓,其福报受用亦渐减损。略言之,如七宝渐隐没。我国上古三代之时,皆用黄金白璧,动以百双万镒为计,而夜光之壁,照乘之珠,小国皆有。 到汉代,汉文帝云,百金(百锭金)乃十家中人之产。佛经记载:释迦本师住世时,水的美味营养超胜一百年后的牛奶。一阿罗汉因神通知晓此事,曾潸然泪下。又时代愈后,衣食渐艰难。古时,国无十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不足五年之蓄叫“国非其国”。 今时国家求五年之蓄,尚不可得也。至于容貌渐丑陋、资禀渐昏愚、精神渐衰弱、风俗渐骄慢、六亲渐淡,善人渐少、真儒渐稀、谤佛之人渐被人推崇、富人渐鄙吝等,皆是减劫中人类福报日薄之相(参见《安士全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