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元稹《和乐天感鹤.兔丝》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元稹《和乐天感鹤.芳树》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元稹《和乐天感鹤.种竹》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
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七 闲适三·古调诗五言,凡五十八首.截树》
文章巨蟹横行日,世变群龙见首诗。
手撷芙蓉策虬驷,出门惘惘更寻谁?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酬曾重伯编修》
犬亦乡音吠,鸥依岸影眠。
舻声催欸乃,既有晓行船。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夜宿潮州城下》
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
何当力一身,永与清景逐。
——苏轼《苏轼文集(套装全6册).卷一 诗四十七首.李氏园》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苏轼《苏轼文集(套装全6册).卷二 诗八十三首.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我诗虽云拙,心平声韵和。
年来烦恼尽,古井无由波。
——苏轼《苏轼文集(套装全6册).卷二 诗八十三首.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作有感余心者聊为和之.(其八)》
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
出处良细事,从公当有时。
——苏轼《苏轼文集(套装全6册).卷二 诗八十三首.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苏轼《苏轼文集(套装全6册).卷三 诗七十六首.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作诗虽未造藩阈,破闷岂不贤樗蒲。
君才敏赡兼百夫,朝作千篇日未晡。
朅来湖上得佳句,从此不看营丘图。
——苏轼《苏轼文集(套装全6册).卷三 诗七十六首.再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