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功能的不自由,实际上代表的是内在自我功能的受限。
这往往也来自成长中的经验,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父母都持开放的态度允许他表达,也允许他探索,对他的话感兴趣,而不是忙着纠正或责备,他就会将表达情绪感受为一件安全的事情,他也就会更有能力说出自己的感受。
而如果一个孩子,他所成长的环境是限制性的,充满评判的,当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因为他不知道哪句话就会招来指责。为了避免不舒服的体验,慢慢他可能就学会了收起自己真实想法,只说可能安全的话,甚至是不表达。
对爱的情感不能表达代表了害怕失去爱的关系;
对愤怒等情感的不能表达代表了害怕破坏掉关系,或是被惩罚等。
这些都与早年成长经验有关。
当我们表达爱时,也在冒险,冒被拒绝的风险。所以,表达爱也成了一件有困难难的事。而表达恨的情感,在我们的幻想中是有巨大风险的,比如被惩罚,比如被抛弃等等,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人选择了不表达,或是迂回表达,这就会阻碍沟通的顺畅。
而有时候,我们感觉害怕伤害对方,所以,有些具有攻击性的话不敢直接说出来。其实,这个害怕的背后,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法承受攻击性的语言,所以将这个恐惧投射到了对方身上,我们以为是在保护对方的感受,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远离伤害性体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