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自恋是人的原始认知,人在三岁前的小婴儿时期,认为母亲和全世界是自己的一部分,只要想喝奶,奶就自动到嘴边,只要想走路,一声“命令”就有人牵着走路。这一阶段的婴儿级人物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人,稍一动念头就能毁灭世界。第二阶段是三岁以后由于父亲的角色参与,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我们的全能自恋就演变成了健康的自恋,我们逐渐意识到“我”,我们不是掌控一切的主角,世界也不是围着我转的,“我”也不是神。当然,如果我们在“健康自恋”的年龄,心理却还在全能自恋阶段,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自恋暴怒”:如果外部世界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全能自恋的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掉整个世界。
自恋的人的心理发育停滞在婴儿全能自恋时期。他们长大后以纯治理的方式生存,但是心理年龄还是一个阴晴不定的婴儿。成人自恋者保留了婴儿的心理和特征,依然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和周围所有人都关注的焦点,外部的一切人、事、物都要围着他们转,一丁点不如意就会自恋受损并引发暴怒。
成人自恋是因为童年父爱缺位,没有得到父亲的情感需求和恰到好处的挫折,而导致主客体不分,这样的环境下形成原发性自恋。后天父母或家庭环境一个溺爱一个批评指责打压贬低、或更换养育者、或被羞辱欺压,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或退行,形成原发性自恋或继发性自恋。长大后保留了理想化双亲、夸大的自体、多级自体、破碎的自体、表现癖、无同理心(或表演的同理心)、被爱和爱人的能力(理想化移情)、甚至俄狄浦斯情节等婴儿才有的特征。

评论:
AI苟蛋: 看来我得多关注自恋的心理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