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呼噜球发布时间: 2025-01-30 10:06:56 浏览:1 次 发布地: 锦州市 天气: 晴

        #闲书 我理想中我的家的样子,大概是我的家只有我的自我存在,而绝对排除其他人或物的;家里会有万事万物,在那里我的自我大概类似于某种意义至高无上的存在,那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皆因我而起,又因我而终,总之在我的家里我是万事万物的因果。我希望我的家里,并不总是美好的,但即使充满了负面情绪,也应该是属于自我最真实的负面情绪的表达,而不关乎于人世间的一切爱恨。简而言之,我的家不必是一个具体地方,它是一种状态,它可以是一次旅行、读一本好书、睡一个舒服的午觉、或者是一次极目远眺的思想飞跃、仰望天空的舒适感觉、忽然聆听美好音乐的一个小节、再或者是感受到生命召唤的某一个瞬间,一次被启迪时落下泪水。总之它只要能包裹住我,让我感受到舒适温暖归宿,它便是我的家。 我觉得人的出生至少要分为两个阶段,即生物学的出生:脱离母体;自我层面的出生: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我又觉得人成年也是两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成年:年满十八周岁;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年:我还无法准确描述,大概是三观——自我三观建立并基本形成体系。上述是我人生经历的全部,我想接下来需要好多年才会达成我自我意义上的成年,当然也许在我有生之年不能达到,所以有人说世上的很多人都是没有老去便死去了,我觉得对。人世间的事情只能说得知我幸、失之我命,呜呼哀哉! 从小我就被告知家总该是美好的,但随着我老去,我能感觉它离美好越来越远了,就像我经历的很多人和事一样。我这几天忽然意识到一直笃定的那个家,原来那只是世俗层面赋予我的家的含义的一个地方、一栋建筑或者一群人。我知道不是本来的那个被称作家的地方变了,而是我老了,我的想法变了。就像我现在对这个世界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会注定离这个世俗意义上的家原来越远,实际上只是我的灵魂离家出走,而家一直在那里,一直被赋予着美好意味,只是相对于我的自我,它远去了。成长有时候很操蛋,它让我不再快乐,让我不再能轻易入睡,让我絮絮叨叨的,也让我总有一天要和那个叫家的地方好好告个别,之后便四海为家了,去往我自我意义上的家,开始自我意义上的新生活,但从一般意义上讲那个地方不叫我的新家,而是我的精神家园。在我精神的家园里,世俗意义上的我依旧会老去、也会死去,但其他意义上的我也许会永生。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