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的时候除了固定开销,一个月有三四万日元就足够花,五六万能过得很滋润了,花两千日元吃顿饭那简直美上天了。想象一下要是有十万,都不知道怎么花——真·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刚才某网站忽悠我注册美食家会员,都是一顿饭一个人五位数(虽然是日元……换成rmb也过千了),我满心憧憬看了半天,都点进申请页面了,一下想起当初买个便利店里卖五六百日元的冰淇淋内心要挣扎好几天的日子,吃的时候内心还责怪自己不懂事;还有晚上十点打完工冒着大风大雨去超市买打折食品的岁月。那时我不懂鹅肝和鸭肝,不知道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生火腿,也分不清和牛的等级(当然也没吃过)。
那时候我都在吃什么呢,好像也吃得很开心啊。煮米饭加酱油和芝麻即是人间美味,炒一盆鸡胗让不爱吃内脏的同学一口接着一口往嘴里送,微波炉弄熟牛腱子拿给店里的厨师尝被对方挖苦“这是牛身上最便宜的肉”他却忍不住吃个精光。用廉价的食材演绎出让吃的人感觉开心的味道是那段“身在苦中不知苦”的时光里自己的小小消遣。
再看看现在,自己都在干什么啊。对食材都没有敬畏心了。
评论:
妄图长生的邪魔外道: [不开心]对对对!吃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辜负食物,毕竟他们用生命延误了我们的生命,所以不管吃还是做都要敬畏
lala的夜遊记: [摸摸][摸摸][摸摸][摸摸]
I'm not the only one: 斯国一[狗子],别说那么多,今天晚饭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