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千米之下,一個人的海发布时间: 2022-07-05 00:12:24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day183-184 今天和學生討論:理性真的可以帶來理性嗎?因為日常的主張並不鼓勵“意氣用事”,即我們現行的主流價值更傾向於理性價值。理性意味著秩序與客觀。可是,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會發現,我們所說的理性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理性,甚至所謂“真正的理性”並不存在,因為我們的世界本就是主觀世界的刻畫,乃至當下的我正在輸入的文字都是主觀表達的產物。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上討論理性,多少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意味。 人類對於理性的追尋,本質是對現存的質疑,因為主觀更容易出現謬誤,以至於人們相信理性更為客觀,可以帶來公正、公平,可是誰能夠成為那個裁決者呢?而這樣推論的依據又是什麼?我們的先人用“道”來闡述,可是總得有人來施行呀。然而,縱觀古今,“道”的施行權從來都是為真正的掌權者所擁有,真正的佈道者只是一個旗幟鮮明的勸導者而已。於是,人們所憧憬的“理性”便成了烏托邦式的遐想,而人們又在這樣的遐想中不斷締造關於“理性”的各種理論。 這個問題便演變成“虛無理論是否可以帶來一個烏托邦式的結果呢?”答案是明晰的。然而,在失望之餘,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問題本身的一種希望。因為黑暗,所以嚮往光明。#日記

评论:
心元: 希望是个好东西!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