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茵陈发布时间: 2024-02-08 18:01:34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自然科学 #发神经 #神经病 #想去看世界 #我为什么要写这个 #孤独 每日节肢动物学(对节肢动物恐惧症说声抱歉) 【它们编织的星空】 光蕈蚊Arachnocampa Luminosa,生活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洞穴中,很多地域和环境接近的高湿度黑暗洞穴中都有。这种肉食性的光蕈蚊幼虫会分泌大量细丝,并用尿酸和多余的水份等代谢废物在细丝上垂挂一滴滴黏性液滴,像无数垂落的水晶珠帘或者凝固的雨丝。幼虫会分泌一张透明的黏液质睡袋,自己躺在其中休息。它尾部会产生不熄的青蓝色光芒,洞穴内的很多飞行昆虫都有趋光性,会被这种光芒吸引,随后撞在珠帘间,被无数黏液丝线缠绕。 此时它就会从睡袋中爬出来,咬着丝线把猎物拽上来开始进食,并在进食结束后制造新的黏性丝线补充缺口。 著名的经典纪录片《地球脉动》洞穴篇中也曾经讲述过这种生物。 这些洞穴往往是当地的著名景点【图为新西兰的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并且需要通过船只进入这些高湿度的半水洞穴,拍照通常需要和当地洞穴的管理方询问并且授权,参观时禁止携带发光设备,因为光会影响到它们捕食。禁止喧哗,防止惊吓到光蕈蚊幼虫。只能通过船只走隐蔽的暗河水路进入,如果开辟陆地新洞口会使洞穴内的湿度降低,加速黏性液滴的挥发,影响其成型,使其群落数量骤减。 如果是为了科研或者专业拍摄等合理理由,可以找当地管理局协商,以获得近距离拍摄授权和取样授权。 管理方曾经为了方便游客进入参观而开辟陆地新入口,结果导致空气流通加快,湿度降低,光蕈蚊幼虫的液滴挥发加速且难以成型,无法正常狩猎,群落骤减,一度接近灭绝。后来当地管理方又堵塞了陆地入口,继续用船只作为游客交通工具,群落才逐渐恢复。 光蕈蚊的蓝光色彩清澈而神秘,场面壮观而恢宏,如同极光、星空、或者被冻结的雨,是震撼人心的自然奇景。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